英语专业教学与发展研修班

2010.08.09 - 2010.08.13 北京

主讲专家: 梅仁毅杨立民金利民石坚张在新胡美馨蓝纯

价格:¥0.0

 

我要报名1281715199000

梅仁毅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系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美国外交史、中美关系史、美国政治、国际关系。任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曾被聘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客座教授和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研究员。在国内各类较有影响的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现为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美关系史学会理事。1957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毕业,1958-1960年在北外作研究生学习,1960年开始在北外任教,1982-1983年作为早期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在美国耶鲁大学从事美国战后外交史研究。

杨立民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思想史、美国政治等。具有丰富的教材编写经验,曾经参与编写过三套影响较大的英语专业教材。1976年参与北外英语系教材组编写CollegeEnglish四册;1985年与徐克容教授重编CollegeEnglish第三、四册;2001年担任总主编,编写了“现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涵盖了基础阶段各个课程,并先后被评为“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959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留校任教至今。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进修,攻读美国史。1983—1986年担任英语系主任。1986年赴哈佛大学深造,专攻美国思想史。杨立民教授长年从事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讲授的“专业英语精读”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荣获“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7年以杨立民教授为带头人的英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

金利民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英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育,科研兴趣包括时态和体标记的理论分析与习得、学习者口笔语习得特点、英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等。目前教授的课程有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第二语言习得、英语辩论等。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差异的比较跟踪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外语教育研究专项项目“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与思辨能力培养研究”,联合主持北京市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北外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果包括专著《汉语中介语的体标记变化规律》、教材《大学思辨英语教程》口语系列(主编),编著《北外英语专业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英语教育与人文教育》及外语教育教学论文等。曾获2008年、2012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3项以及“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

石坚

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四川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教司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课题组副组长、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委员、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文论与英美文学、西方文化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欧洲学研究。主要著作和编著包括:《美国印第安神话与文学》、TheObserverandTheObserved、《似是故人来——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美文学》、《圣经文学辞典》、《爱默生——充满激情的思想家》、《寻找欧洲一体化之魂》、《文化视野中的欧盟》等10余部。主编多部教材,包括高等学校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高等学校英语写作进阶系列教材、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教材及英语专业系列教材等。发表文学、文化研究、欧洲研究、外语教育教学等学术论文60余篇。

张在新

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当代文论、英美小说、英语教学。主要研究课题有:英语短篇小说解读(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创新思维与批判思维、20世纪英美小说中边缘群体的空 间意识、英语写作与思维训练等。出版英语教材多部,由外研社最新出版的《英语写作教程——从创新思维到批判思维》(1-4)引起广泛关注。他在国内外发表文学评论、书评和写作教学论文数十篇,如“开放作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放式作文:如何考查创新能力”和“我国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等。他在国内外发表文学评论、书评和写作教学论文数十篇,如“开放作文——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开放式作文:如何考查创新能力”和“我国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等。

胡美馨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话语与跨文化研究、 外语课程与教师发展。主持教育部课题2项、浙江省哲学社会课题1项、浙江省高 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在《外国语》、《外 语电化教学》、《外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高 等学校教坛新秀,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 等奖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蓝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3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英语语言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语言学、语用学、修辞学、翻译。已出版专著及教材10余部,包括ACognitiveApproachtoSpatialMetaphorsinEnglishandChinese& #40;2003& #41;、《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 #40;2004& #41;、《语用学与〈红楼梦〉赏析》(2007)、《语言导论》(2007)、《语言学概论》(2009)、《修辞学:理论与实践》(2010),《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精读1:语言与文化》(2015)。其中《语言导论》被评为2008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语言学概论》和《修辞学:理论与实践》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另有译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2004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目前面向研究生承担的主要课程有语用学、认知语言学、修辞学;面向本科生承担的主要课程有精读、语音、语言学概论。

推动课程改革,培养创新人才

——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

 

8月10-11日,“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研修班”在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研修班以“英语专业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四百多名英语专业一线教师参加了研修班,就当前英语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学科建设发展、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与探讨。

会场全景

 8月10日上午,研修班在外研社徐建中副社长风趣幽默的致词中拉开帷幕。徐社长向大家简要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及其对英语专业教学所带来的间接影响与挑战,并简要介绍了此次研修班的宗旨和与会专家的情况。随后,南京大学朱刚教授做了题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思考与实践”的主题报告。朱刚教授从“批判性”思维的界定出发,结合英语专业的现状——外语专业学科定位不明,长期被工具化、边缘化,造成外语专业人才“中外文化失语症”,缺少思辨能力,外语专业整体地位不高——提出我们应重新界定“外语专业”,通过开设研究型、思想性课程,培养外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其文化内涵,增强其竞争力。在介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具体经验的同时,朱刚教授提出,在课程实践方面,各高校外语专业宜结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形成特色,而非千篇一律。朱刚教授的报告理论结合实际,深入浅出,获得了研修班教师的高度评价。

朱刚教授

北外资深教授梅仁毅老师也对英语专业的现状充满忧虑。他指出,一方面社会所需要的合格英语人才极其匮乏,另一方面大量的英语专业毕业生却难以就业。他建议各校英语专业在各自能力范围之内,根据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方面下功夫,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北外杨立民教授则结合其五十多年的基础英语教学实践,提出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的同时,应注重学生整体人文素质的提升,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文化内涵的“人”,而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技能的工具。作为北外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杨立民教授以其《现代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特别介绍了《精读》选篇的原则。通过阅读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经典文章,在细致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较高的语言技能与人文素质。

梅仁毅教授 杨立民教授

近几年来,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北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传统口语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传统技能教学中融入思维能力、人文内涵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北外英语学院金利民副教授在其专题报告“英语专业口语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对这一改革思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报告中,她介绍了北外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口语课程改革的实践、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规划。金利民副教授在报告最后提出,英语专业应进一步确定学科定位,使语言技能的提高与学科教育并行,对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是英语专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金利民副教授

8月11日上午,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教授作了题为“英语专业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英语专业学科建设的再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旁征博引,内涵丰富,深具人文关怀,赢得了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石坚教授结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实质,从大学的宗旨出发,站在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提出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在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体验创新的过程,培养探索的精神。在报告最后,石坚教授介绍了四川大学近年来在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方面的具体做法。他指出英语专业应该回归“文科教育”的本质,培养有智慧的人;英语专业应该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石坚教授

围绕培养创新人才,提升文化内涵,研修班还特别邀请了一线教学专家就部分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了教学示范。北外张在新教授有着丰富的写作教学与研究经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写作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张在新教授的教学示范虽然简短,却引起了参会教师的热烈讨论。其刚刚在外研社出版的《英语写作教程-从创新思维到批判思维》系列的第一册也受到了追捧。浙江师范大学胡美馨则以《文化透视英语教程》为例,结合该校多年教学实践,向与会教师全面展示了如何利用教学材料,提供多种文化视野,在基础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内涵。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北外蓝纯教授针对语言学入门课程“语言学概论”的教学进行了示范。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这门课的课程大纲、课堂活动、实践训练、练习范例等内容,受到参会教师们的广泛认可。蓝纯教授对待教学满腔热忱,对待学生倾心付出,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参加研修班的各位同行。

张在新教授 胡美馨副教授

 

蓝纯教授 奋笔疾书

 

翻译学科近年来发展迅速,翻译教学也备受关注。为此,此次研修班邀请复旦大学翻译系主任何刚强教授作了题为“拓展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视野”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陈传统翻译教学弊端,厘清了狭义翻译教学与广义翻译教学的概念,强调翻译教师本人翻译能力的重要性。他激励所有教授翻译课的教师志存高远,在磨砺教学技能的同时,重视自身翻译能力的提高。

为加强交流、互通有无,研修班每天都安排“讨论与交流”环节,请专家与参会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答疑。老师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气氛热烈。与会专家和教师都纷纷表示,这次研修班设计科学,安排合理,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各报告、课程环环相扣,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帮助参班教师明确了方向和思路,对他们今后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大有裨益。他们同时感谢外研社提供这样的交流平台,并对于外研社在建设英语专业教学资源、推动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方面所作的工作表示赞赏。

认真听讲 学员提问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