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与外语教学(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线上课程)
2023.09.16 - 2023.09.24 线上
主讲专家: 陈来、严靖、谢远笋、臧峰宇、武斌、陈明明、叶坦、吴赟、李秀英、穆杨、李霞、高秀平、廖华英、
价格:¥2500.0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高等外语教育是进行文化传播、增进文化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高校外语教师应深刻理解并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融入外语教学,培养更多能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助推文化自信自强,服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为助力高校外语教师在新时代积极应变,提高从中华优秀文化理解当代中国的能力,提升外语教学与研究水平,助力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9月16—24日在线上举办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与外语教学研修班。研修班“中华古今优秀文化”模块,特邀当代著名哲学家陈来先生,武汉大学严靖副教授、谢远笋副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教授,系统讲解中华古今优秀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探讨中华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模块,特邀著名历史文化学者武斌教授,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教授,北京大学叶坦教授,同济大学吴赟教授及大连理工大学李秀英教授,分析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历程与意义,探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方法,解析开展中华优秀文化研究的视角与内容;“文化赋能外语教学”模块,特邀北京语言大学穆杨教授,南开大学李霞教授,北京语言大学高秀平老师及华东理工大学廖华英教授,分享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理念与方法,展示在大学英语与英语专业不同课程中的特色实践。通过研修学习,帮助外语教师可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优化课程设计,精进教研能力,提升育人成效,从而助推高质量外语教育发展,培养堪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研修特色】
中国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中华文化学者与外语教育专家名师齐聚云端,突破学科边界,融合多元视角,共探中华文化内涵,共话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系统讲解中华古今文化内涵发展,分析中外文明交流历程,探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路径,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深入阐释,帮助参班教师感悟中国智慧、坚定文化自信、传播中国声音。
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系统展示文化融入大学英语与英语专业不同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精准助力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
【研修日程】
9月24日,为期两周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与外语教学”线上研修班圆满闭幕。本期研修班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举办。研修班特邀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文化、外交与外语教育等不同领域专家名师相聚云端,融合多元视角,共话外语教学与研究中的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全国近200名高校外语教师先后深入学习了“中华古今优秀文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文化赋能外语教学”三大模块的内容。
9月16日,在研修班模块一“中华古今优秀文化”课程中,当代著名哲学家陈来先生,武汉大学严靖副教授、谢远笋副教授及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教授聚焦中华古今优秀文化,系统讲解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内涵与价值,探讨中华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帮助参班教师深入理解古今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文化素养,明确在外语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路径和使命。模块一课程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段长城副社长主持。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 段长城副社长
当代著名哲学家 陈来先生
当代著名哲学家陈来先生以“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为题展开了精彩讲座,整体梳理了中华文明的脉络,并从价值理念、对外部世界的态度、追求多样性和谐的普遍性理想以及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他指出,中华文化和而不同、注重多元性和谐的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刚健有为、厚德载物的传统精神,使得中华文明成为了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不曾间断、连续发展的文明,能够为当今解决个人乃至世界的各种问题提供中国智慧。讲座最后,陈来先生以四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刚健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崇德力行,尚仁贵和,是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广大悠久,一统多元,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协和万邦,世界大同,是中华文明的世界理想。
武汉大学 严靖副教授
武汉大学严靖副教授以“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政治思想篇”为题,从天下为公、设官为民、藏富于民三方面深入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中的民本思想,引经据典地解读了中华文化的政治思想精髓。他指出,民本思想是影响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正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最后,严靖副教授结合外语教学实际需求,从国际传播的角度为参班教师提出建议,一是要建立和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要积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对话与融合。
武汉大学 谢远笋副教授
武汉大学谢远笋副教授围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教育理念篇”,详细解释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定义、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古今以及中西教育理念的区别,并解读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意义、价值、理念和风格。通过分析“成才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区别,以及二者的本末关系,他认为,不应只以成为专门的学问家为目的,而要以成就道德人格为依归。接下来,谢远笋副教授选取有教无类、为己之学、师友之道三个代表性教育理念,阐明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特色及其可资借鉴之处,展现了教育在中华文明发展和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 臧峰宇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臧峰宇教授以“以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题,从旧邦新命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这一主题入手,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意义,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接下来,臧教授详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机理,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最后,臧教授讲解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及实现路径,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9月23—24日,在模块二、三课程中,历史文化学界、外交界、经济学界以及外语界专家学者聚焦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等主题,解析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路径与方法,分享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特色实践,帮助参班教师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优化课程设计,精进教研能力,提升育人成效。
文明互鉴,开创未来: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华文化传播
著名历史文化学者 武斌教授
著名历史文化学者武斌教授围绕“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与文明发展”主题,从中华文化在近代欧洲的影响切入展开深入分析,系统讲解了中欧近代文化的交流及相互影响,尤其是中华文化在欧洲的传播路径和对欧洲崛起及其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武斌教授以生动幽默的语言说明了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和丰富性,并深刻阐述了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相处之道。他指出,中西方文化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始终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外交部外语专家 陈明明教授
外交部外语专家陈明明教授以“中国特色文化概念的定义和翻译——以二十大报告‘文明’概念英译为例”为题,针对中文“文明”一词在政治、社会公共生活等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及对应英文翻译做了系统梳理,阐释了如何正确翻译中国特色文化概念,并通过翻译示例阐释了“文明”这一概念的生命力及其不断扩大的外延和内涵。陈大使强调,要结合时代背景和语境进行翻译,选择最佳表述,应“be as faithful as possible, be as free as necessary”;采取不同策略讲述中国故事,避免引起误解,提升对外传播成效。
北京大学 叶坦教授
北京大学叶坦教授以“中国经济学术对西方的影响——认识文化自信的一个视角”为题,从经济思想史角度讲解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以及中国经济学术对西方经济学术的影响。叶坦教授认为对中国经济学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可以作为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底气。她结合经济学领域的经典案例,详细解释了西方经济学家眼中的中国货币思想,说明了中国经济学术的丰富性及先进性。最后,叶坦教授建议要在世界视域和域外参照系下不断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比较,外语教师应通过阅读丰富自身文化底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此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
同济大学 吴赟教授
同济大学吴赟教授聚焦“中国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分享了革命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国际传播的百年成就,以及对革命文化国际传播的现实思考。吴赟教授结合大量实例,讲解了红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翻译实践策略和方法面向。她强调,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外语教师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通过英语了解世界,更要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让红色精神在青年学子中薪火相传,从“翻译世界”转变为“翻译中国”,从而达成文明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连理工大学 李秀英教授
大连理工大学李秀英教授以“中华文化研究选题与研究实施”为题,详细梳理了近年来中华文化研究选题立项,讲解了各个层面选题的实施路径,并用具体实例加以说明。通过对中华文化特性的分析,李秀英教授进一步阐述了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和切入点,并分享了研究建议框架。她指出,可以从语言形式、表达意义、文化基因和传播效果四个角度来实施研究,并针对不同研究方向推荐了文献与图书,为参班教师的科研实践提供了丰富全面的参考。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
北京语言大学 穆杨教授
北京语言大学穆杨教授首先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为题,结合校本实际,系统讲解了北京语言大学在学科设置、专业方向及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她详细介绍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复语、复知、复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分享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方向的英语课程体系,并说明了如何以“三进”工作为途径,实现培养兼具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等八个维度品格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随后,穆杨教授基于《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英语演讲课程的教学实践”。穆杨教授从中国文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强调英语演讲课程教学中应融合知识目标、价值目标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跨文化视角阐述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接下来,她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等不同方面,结合校本特色分享了将中国当代文化传播与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的教学实践。
南开大学 李霞教授
南开大学李霞教授聚焦“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课程有效教学方法”,分享了其基于O-AMAS教学模型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设计。李霞教授认为,高等教育需要回应培养成长型思维的需求,外语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关注面向未来的能力培养。接下来,针对目前外语教育的现状与特点,李霞教授分享了南开大学的人才培养实践,包括“语言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公民素养”的大学英语育人目标体系、研发结果导向O-AMAS教学模型和线上线下泛在化学习,并结合丰富的教学案例,生动示范了外语课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与具体实践,从而真正做到“教有道,学有效”。
北京语言大学 高秀平老师
北京语言大学高秀平老师分享了基于《新标准大学英语》教材的“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教学实践”。高秀平老师首先分析了教学背景,接下来详细讲解了如何在教材、配套练习、教师用书等素材中挖掘中华文化要素并在驱动、促成、评价等教学环节中有效融入。最后,通过对比有效和无效的融入教学案例,高秀平老师对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中的中华文化融入提出建议:应充分挖掘,适当补充;隐性融入与显性融入相结合;结合教学,有机融入;保持克制,适度融入。
东华理工大学 廖华英教授
东华理工大学廖华英教授围绕“中国文化英文课程育人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分享了“中国文化概况(英)”课程中的育人体系构建过程与具体教学实践。廖教授首先介绍了课程内容和目标,并进行学情分析,指出中国文化英文课程普遍的缺资源、缺定位、缺方法等痛点。基于以上问题,廖华英教授分享了“以生为本、立德树人、产出导向”的教学理论、“五大课堂”“三位一体”等创新举措,以及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全面展示了其经过20年的坚守与创新构建的课程思政体系。
在两周的研修中,参班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反思,与专家共同学习古今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并积极探索将其融入外语教学和研究的方法,通过汲取不同学科领域的前沿新知,更新育人理念、提高文化素养、优化课程设计、精进教研能力。本期研修班内容丰富,特别设置了为期一个月的回放(截至10月24日),便于参班教师复习消化,也欢迎更多老师报名学习!
外研社将一如既往为全国高校外语教师提供教学和科研全方位支持,与教师一道汲取学科育人新理念,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径,构建外语教育新生态,落实“强师”基础要求,投身“强教”战略实践,共赴“强国”伟大征程!
作为外语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自己的文学课程教学结合。今天,聆听了几位老师的讲座,灵感不时显现。陈来老师提到的“和而不同”,不仅仅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差别,如果用在教学中,便是“兼收并蓄”,保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但也会采百家之众长。严靖老师讲到天下为公、顺天应民,虽然是政治领域的理念,但在教学中同样适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为导向,顺应学生的需求,就如同政治方面的“顺天应民”。谢远笋老师清晰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理念和风格,这是我们中华文化很独特的一部分。“有教无类”的公平,“因材施教”的合理,“学思并进”的激励,“强身健体”的必要,“师友之道”的共促……传统教育的严谨性和全面性都通过老师梳理的特点展现出来。臧峰宇老师系统讲述了中华传统文化从农耕时代走到现代的历程,使我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感谢各位老师,隔着屏幕真切地体会到我们中华文化的魅力,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让中华文化落实在实际教学生活中的体验。
——内蒙古大学 李老师
外研社这次组织“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与外语教学研修班”正当其时。习总书记一直重视教育中的文化传承问题。在谈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时,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天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无异于上了几堂微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陈来教授高度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刚健自强,厚德载物”即为中华文明的精神所在。作为英语教师,更有责任教会学生用英语向世界讲中国故事。臧峰宇教授的专题报告重点讲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广大教师如何承担起新时代文化传播的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同时,与世界分享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综合今天四位专家的讲座要旨,我认识到,英语教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需要转变观念,从单向的西化传播向文明互动和文化西进两个方向转变。
——天津商业大学 罗老师
很久没有像小学生一样认真做笔记了,今天记了整整十几页笔记,收获颇丰。我学习外语出身,对于中国文化研究不多。听了今天几位专家的讲座,了解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学习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崇德尚义、群体优先的中华民族价值理念,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政治思想和教学育人方式有了清晰的认识。各位专家的讲解令人醍醐灌顶,使我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更加明晰,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希望外研社多举办与文化相关的培训,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对外语教学和课程思政意义重大!
——北京服装学院 张老师
今天的课程收获颇丰,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外语教师以比较系统的方式来学习自家的中华文化,在学习过程中,不禁感叹作为中国人,简直是生在文化的瑰宝里。这为我日常的学习和教学提供了巨大的灵感。以前不论是学外语还是教外语,其实都是向外学习,现在我想好好静下心来想一想如何通过教授外语,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刘老师
通过各位专家的讲解,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深深感到参加此次研修班的重要意义。陈来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概括可谓精辟。严靖副教授、谢远笋副教授、臧峰宇教授分别从政治思想、教育理念以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一天的学习增进了我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也使我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增强了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动力。
——华北电力大学 岳老师
本次研修班模块一、二课程充实了外语教师的中华优秀文化知识储备,而模块三课程帮助我们理解了如何将理论与实践高效融合。今天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使我深感自己对于课程思政如何开展、思政元素如何巧妙融入教学等问题尚处于入门阶段。很庆幸自己报名参加了这次研修班,它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方法。课程已经结束,但是留给我思考的问题却很多。这次研修让我深刻认识到,有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需要我深入学习更多新知识。课程思政要求每位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也要具有深厚的思政素养。这三天的学习为我的教学提供了许多教学灵感,也为我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帮助我深刻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研修班专家们的指导下,我将参考他们的具体实践,根据大学英语教程的特点,设计并实行一套立足于我省和我校特色、适合我校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海南大学 柯老师
三个模块13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实在是受益匪浅。总体一个感觉: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变,即英语教学要从“向中国讲外国故事”转向“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在这样的重大转型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完成思想观念上的转型,不能把“文化教学”和“课程思政”当作任务去勉强应付完成。相反,要像研修班的专家老师一样,以全副热情投入到将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外语课堂和课程思政的建设中去。从几位专家的讲座中,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自己的教学理念落后了,教学激情缺乏,探索创新的动力不足,基本停留在完成任务的状态。经过此次研修,我不仅比较深刻地认识到掌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紧迫性,更认识到了自己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不足和差距。通过与专家和全国同行的交流,开拓了思路,找到了方向!
——天津商业大学 罗老师
通过今天的研修,我意识到英语学科除了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必然还承担着文化教育的重任。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二者不可偏废。良好的中华文化素养是跨文化人才的基本要求;熟悉掌握本土文化是学习英美文化的基础。不断探索本民族的文化、研究本民族的习俗和价值观,将促使外语学习者认真思考与本民族文化存在诸多差异的英美文化,进而做到理解和包容。我深刻体会到,中华优秀文化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自身的本土文化修养,进而培养他们对本族文化自豪感以及本土文化的保护意识,避免他们在目标语文化的学习过程中迷失自我。
——绥化学院 韩老师
今天模块三的几位专家讲座带给我很多启发和思考,从多角度提供了如何更好地将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具体教学范例。专家们基于不同教学方法下的中华文化融入外语教学的理念设计虽然呈现方式不同,最终都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归功于几位专家深入的思考探究和孜孜不倦的教学实践。今天的课程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结合自己的学校和学生实际、做好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提供了更多信心和参考案例。研修班最后外研社的资源介绍也非常全面和实用!
——黄山学院 吴老师
今天听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题讲座,我深有感触。大学英语教学将重点放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上,我也一直在进行将国际传播与学生专业融合的教学尝试,但是一直苦于只有实践、没有理论依托,今天听完讲座,我收获颇丰,终于可以在进一步的教学中进行更高效的尝试了。我非常珍惜这次研修机会,希望可以在理论上能够获得更多的指导!
——北京服装学院 张老师
相关推荐
2025.01.13 - 2025.01.21 线上
主讲专家: Christopher Jenks Ursula Brinkmann Corbalan Perez Steve Walsh Marjolein Cremer 孙有中 廖鸿婧 黄文红 秦硕谦
价格:¥3880.0
我要报名
2025.02.20 - 2025.02.22 北京市
主讲专家: Yrjo Engestrom Annalisa Sannino Katsuhiro Yamazumi 洪建中 杨鲁新 张莲 秦丽莉 魏戈
价格:¥1200.0
我要报名
2025.01.01 - 2025.12.31 线上
主讲专家: 许宏晨 陶衍 陈向明 魏戈 杨帆 张虹 邱瑾 李婧 袁睿 孙晓慧 张文娟
早鸟优惠:¥3999.0 原价:¥5020.0
优惠截止时间:2025-12-31 23:59:59
我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