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育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模块一+模块二)(线上课程)
2022.04.07 - 2022.05.29 线上
主讲专家: 程曼丽、魏伟、刘滢、孙吉胜、穆杨、田朝霞、周小勇、杨华、王颖冲、
价格:¥3000.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国际传播能力成为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显性要求。在此背景下,外语学科应主动协同创新,发挥潜能与优势,积极参与国际传播理论构建,搭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互鉴平台,培养兼具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跨学科复合型外语人才,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为助力高校教师在新时代积极应变,主动对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推动中国特色外语学科融合发展,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4月7—29 日在线上举办外语教育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研修班。本次研修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与国才创培中心联合策划,特邀北京大学程曼丽教授,外交部翻译司返聘专家孙继文,北京外国语大学魏伟教授、刘滢副教授及环球网专家讲师团,结合社情时事详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内涵、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探讨当前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文化出海路径与传播技术发展;并邀外交学院孙吉胜教授,北京语言大学穆杨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周小勇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华教授、王颖冲副教授,聚焦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的高校外语教学实践与研究创新,助力高校外语学科发挥人才培养优势,服务国家对外传播。
【研修特色】
新闻传播、外交、媒体、外语教学等多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共话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焦点与观点、探索与成果,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提供新视野,带来新启发。
研修关注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与外语教学融合下的大学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涵盖读写综合课、翻译课、演讲课、写作课、跨文化交际等多课型教学实践,以及相关课程设计,全方位助力各类高校外语教师革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
本期研修在展示融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创新实践的同时,特别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小组展示交流及专家点评指导环节,帮助教师拓宽教学设计思路与研究领域,更有针对性地推进实践应用,切实提高研修成效。
【研修日程】
*注:最终日程以开班前通知为准
4月29日,历时4周的“外语教育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研修班”成功闭幕。本期主题研修月活动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来自不同高校的300余位外语教师在4周的时间中,先后深入学习了“国际传播理论探析与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赋能外语教学与研究”两大模块的课程。
在第一模块的课程中,程曼丽教授、孙继文大使、刘滢副教授、魏伟教授、环球网专家讲师团等新闻传播学、外交、媒体等领域专家讲授国际传播理论,分析当前国际传播形势,讲解传播策略与实践案例,多角度深入挖掘时代对于国际传播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教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阐释了党和国家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指示的深刻内涵,介绍了当前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并从历史及现实角度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程教授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现实针对性、科学的方法论支撑及成功实践的依托,我们更应以此理念为指导,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转为新时期中国国际传播的契机,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外交部翻译司专家孙继文大使回顾了新中国外交的壮阔历程,分析了当前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我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尤为重要,不仅外交官、国际组织官员、外事翻译人才、商务经贸代表等在国际舞台扮演重要角色,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实事做起,成为国际传播的使者。孙大使还建议,做好国际传播还应关注涉我核心利益的重大事件,关心国内政治经济发展形式,关注国际形势及国际组织发展,并全面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学好外语,勇于挑战。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刘滢副教授围绕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展开探讨。刘院长通过图表呈现了我国国际传播现状之后,深入探讨了“融通中外”的具体方法。她从“寻找共通的意义空间”这一理论出发,着重阐释了建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内涵、意义及原则,然后结合典型传播案例,介绍了使用概念、深耕内容、创新思路和渠道等对外话语传播策略的设计方法,提升国际传播实效。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魏伟教授聚焦冬奥热点,从“北京冬奥精神”的内涵出发,回顾了中国举办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的影响,强调2022北京冬奥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于我国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谷爱凌、苏翊鸣等令人印象深刻的运动员及相关新闻,魏教授列举了文化中国、科技中国、低碳中国、双奥之城等北京冬奥会呈现给世界的崭新面貌,并结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的实践经历,针对高校介入体育重大事件的方式方法提出中肯建议。
环球网全球舆情中心聂鲁彬副总监从国际传播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国际传播能力痛点需求和人才培养途径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聂老师结合信息传播流程,指出当前国际传播人才分工专业化水平提高,综合型人才需求提升,人才供给过剩和供不应求问题并存,受国际大环境影响较大。在此背景下,国际传播人才应具有媒体传播思维、国际传播思维和品牌经营思维,并可从学校教育、企业训练、自我修养等方面做出努力。
环球网国际传播中心新媒体主编张杉老师聚焦海外社交媒体破局讲好真实新疆故事、“云南大象北迁”传播可爱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短视频对话Z时代新兴群体创新多元渠道表达三个案例,分析国际传播案例内容设计与选题方向,对如何利用新闻热点讲好中国故事提出建议,并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新媒体资源渠道。
环球网国际传播中心新媒体主编林梦月老师从加强跨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出发,指出跨文化传播主要面临海外舆论挑战和中国品牌自身出海问题。林老师结合众多生动鲜活的国际传播案例,指出建设跨文化能力应遵循基本原则,将国际化视野和本土化思维相结合,因地制宜,用好当地话语体系,立足感情沟通,广交朋友,并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环球网海外新媒体资深视频编辑张博老师结合短视频在海外传播中的推动力日渐加强的背景,分析了成功“出海”的国内博主和“出国”的海外博主显著特点,提出短视频内容核心是故事,发现真情动人的故事是视频拍摄的基石,并要善于模仿促成自身进步。张老师还介绍了收声、光线、设备等短视频制作技巧,并对大学生参与短视频大赛提出建议。
在第二模块的课程中,外语教学领域六位专家聚焦融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大学英语课程、英语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各类教学案例,带领参班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实践能力。
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教授结合疫情后国际舆论的特点,探讨了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性与实践,指出外语教学应注重语言载体和内容针对性的结合,可以从话语内容、话语风格、话语主体、多维教学话语平台、多领域话语人才等角度做出努力。孙教授还强调,培养国际传播人才要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夯实外语基础的同时,更应注重精准对外表达,达到有效传播。
北京外国语大学杨华教授围绕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杨教授首先聚焦非虚构写作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再结合对大学生个人外语学习需求的分析及单元教学实践案例,阐释了大学生外语叙事能力框架、外语数字化叙事能力构成及其关系,并展示了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数字化叙事实践成果。杨教授总结,外语数字化叙事具有重要实践价值,可应用于大学外语课堂教学中。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副教授从 “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这一重大变化出发,强调中华文化外译不仅是语言交流的问题,也是话语和文化软实力的问题。王老师展示了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英译练习的教学案例及背后蕴含的中华文化意识,指出应基于文本,拓展模态;并就皮影戏英译实践项目探讨了文化翻译思路与翻译原则。在翻译研究方面,王老师建议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相长,教研互促。
华东师范大学周小勇教授聚焦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和全球素养课程,首先从语言、跨文化交际、教学理念和认知过程角度阐释了课程与教学理念,并介绍了课程开发、混合式课程改革与“金课”打造的过程;然后介绍了全球素养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块及主题和“全球胜任力”微专业项目的课程体系,为公共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全球素养提供了参考范例。
北京语言大学穆杨教授聚焦融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英语演讲课程,指出演讲的立场和观点应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坚持中国价值体系,将“知中国、爱中国、讲中国”确立为英语演讲课程的重要目标,并在内容和形式输入上提供参考。穆教授还结合教学实例,就“立场与传播——高级英语演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测评做了细致介绍,强调了英语演讲讲台、英语演讲比赛是培养新时代青年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舞台。
南京师范大学田朝霞教授围绕写作课程中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立足新时代外语教学的使命,结合学生的英文写作案例,指出写作应关注包括“英汉思维方式差异”及“常被忽视的书写规范”在内的国际传播中的受众意识。田教授重点探讨了外语写作教学理念的变革,从写作到技术传播的变化强调了传播技术的启示,并分析了媒体时代的多模态传播方式和传播艺术。
为更有成效地提升参班教师的实践能力,研修班特别设置小组活动。浙江工业大学王芳老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王原森老师、浙江工业大学许慧洁老师、武昌工学院戴嘉泽老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李倩梅老师、北京化工大学王莉丽老师、广州软件学院欧阳翩翩老师、湖北大学谢丹老师、东莞理工学院刘瑾老师代表小组展示了“融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的外语教学”设计成果。点评专家与各组参班教师就教学设计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帮助参班教师深化理解,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本期主题研修月活动将国际传播理念探析、实践探索与外语教学创新有机融合,主题前沿,内容翔实,颇具开拓性和启发性。外研社将继续助力外语教师探索教学创新,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几位专家为我们展示了在他们的课程上,学生如何通过查阅资料,初稿修改,再到最后成品呈现的过程,我看到成果展示后大为震撼,一方面因为课程设置的新颖有趣实用,一方面因为学生的认真努力,老师的指导有方。……通过观看各位教授讲解的课程设置与目标,教学评价等实例,我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实际能力、外语教育应如何守正创新、外语教学应如何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如何更好地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感谢各位老师!
——北京工商大学 马老师
专家提到,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教师的素养构成是什么?这是拷问灵魂的一个问题。比如我自己,作为英语专业和教育学专业毕业的一名教师,虽然具备语言和教育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的丰富经验,目前看却并不能跟得上目前大外教学的进步。国际传播能力不仅仅需要熟练运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些都为英语老师提出来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的危机感的来源和报名参加此次研修的初衷。
——北京化工大学 王老师
这周的研修课程对于外语教师极具启迪性,尤其对于大学英语教师。相对而言,大学英语课程不如英语专业课程丰富细致,这是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大学英语的受众却广泛得多,对于国际传播来说,他们就是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因此,在大学外语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国际传播和跨文化的理念非常重要;并且要让学生从低阶认识达到高阶认识。另外,几位老师都非常强调跨文化的双向性,即不仅知道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要传播中国文化,因此,需要老师和学生进一步加强中国文化修养,尤其是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自信也会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北京化工大学 郭老师
相关推荐
2025.01.13 - 2025.01.21 线上
主讲专家: Christopher Jenks Ursula Brinkmann Corbalan Perez Steve Walsh Marjolein Cremer 孙有中 廖鸿婧 黄文红 秦硕谦
价格:¥3880.0
我要报名
2025.02.20 - 2025.02.22 北京市
主讲专家: Yrjo Engestrom Annalisa Sannino Katsuhiro Yamazumi 洪建中 杨鲁新 张莲 秦丽莉 魏戈
价格:¥1200.0
我要报名
2025.01.01 - 2025.12.31 线上
主讲专家: 许宏晨 陶衍 陈向明 魏戈 杨帆 张虹 邱瑾 李婧 袁睿 孙晓慧 张文娟
早鸟优惠:¥3999.0 原价:¥5020.0
优惠截止时间:2025-12-31 23:59:59
我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