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

2021.01.01 - 2021.12.31 南宁

主讲专家: 杨鲁新苏芳

价格:¥1800.0

 

我要报名1640966399000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拥有多样化的研究范式、研究策略和分析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探究教育事实,促进对教育变革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对外语教育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帮助高校外语教师深入了解并应用质性研究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广西本科高校英语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2021年11月27—28日在南宁举办质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修班,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苏芳副教授系统讲解质性研究概念和选题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质性研究论文撰写等内容,并分享质性研究实际案例,助力高校外语教师有效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提高质性研究能力及论文写作水平,促进科研发展。

 

【研修特色】

  • 明晰概念,了解方法,系统学习质性研究各环节

主讲专家将从质性研究概念出发,层层递进地讲解质性研究选题、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帮助参班教师明晰概念,了解常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案例分享梳理质性研究全流程。

  • 抓住重点,击破难点,深刻把握质性研究关键点

主讲专家将针对质性研究中数据收集、分析方法的选取与应用,及论文撰写等重难点,展开深入的讲解,帮助参班教师深刻认识质性研究关键环节的具体实操方法与注意事项,切实提升质性研究实践能力。

 

 

【研修日程】

杨鲁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培计划”英语教师培训专家,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教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基础外语教育》主编,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期刊编委,TESOL Quarterly等知名国际期刊审稿专家。

苏芳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重点关注外语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素养社会化等。

走“近”质性研究,倾听教研心声

——记外语教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研修班

 

 

  10月16—17日,外语教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研修班在北京落幕。本期研修班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北京大学陈向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副教授、侯俊霞教授为全国近百位外语教师系统讲解了质性研究范式、研究选题、数据收集与分析和质性研究论文写作等内容。

 

 

  本期研修由外研社社长助理、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社长李会钦主持。近日,外研社喜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多个奖项,李会钦社长首先代表外研社感谢外语教育同仁对外研社的支持,希望高质量的教材能够为教学及教学研究提供更多助力。世纪之交以来,质性研究在教育变革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外语界的关注。为促进对话交流,提升研修成效,本次研修在面授课程基础上,创新设计先导课程和小组实践活动,鼓励参班教师在课前初探新知、以思促学,课中学思践悟、内化提升。希望通过三位专家的理论讲解、方法阐释、实例展示和实践指导,参班教师能深入理解质性研究方法,全面提升研究设计与实践能力。

 

 

扎根研究材料,把握现象本质

 

  扎根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质性研究方法。陈向明教授以工作坊的形式带领参班教师体验了扎根理论全过程。扎根理论是一套逻辑一致的“发现”理论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程序,具有以下特征:在资料、文献以及个人经验和专业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理论;可以将文献作为资料,也可以与现有理论对话,但不直接搬用已有理论;产生的理论必须有资料支撑,扎根在资料中;通过连续比较法生成理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生成理论同时进行。扎根理论采用“形成类属——选择类属——关联类属”三级编码对资料进行分解、测验、比较、概念化和类属化。陈老师结合真实访谈数据,带领参班教师实践演练了三级编码的步骤,帮助其构建对扎根理论的整体认知。

 

 

理解质性研究,探析研究路径

 

  张虹副教授以“理解质性研究”为题,对质性研究范式做了总体介绍。她从质性研究案例切入,从哲学观视角对比分析了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行动研究等研究范式的差异,逐一讲解不同研究范式的研究问题发起者、研究对象、研究者角色、研究特点、方法和研究目的。接下来,张老师结合典型案例,介绍了扎根理论、民族志、叙事探究、现象学、个案研究等主要路径,阐明了不同路径的概念内涵、典型特征和应用策略,并推荐了经典文献。张老师最后细致讲解了开展质性研究前、研究过程中以及研究后各阶段质性研究者应注意的伦理问题,强调质性研究者应始终尊重和保护研究参与者,遵守质性研究伦理。通过张老师的讲解,参班教师深刻感受到了质性研究旨在达成“理解”,是一种有温度、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目的

 

  确定研究问题是开展质性研究的第一步。每种研究范式都有其适用性。为使研究充分凸显质性研究的价值和优势,张虹副教授分析讲解了适合做质性研究的问题类型,建议参班教师围绕特殊性问题、过程性问题、意义类问题、情景类问题、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等开展质性研究,提出适合的研究问题,同时,阐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包括个人目的、实用目的及科学目的。实际研究中三类目的常常相互糅合,同时激发研究者从事一项研究,共同影响研究决策。

 

有效收集数据,科学合理分析

 

  数据收集和分析是质性研究的要点和难点。侯俊霞教授以个人研究为例系统讲解了选择质性研究数据收集方法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详细介绍了民族志中参与式观察的数据收集方法,就如何确定研究场域、获取知情同意、与研究场域建立亲密感、在研究场域中进行参与式观察展开了论述,进一步阐释了理论抽样、语言选择、权力平衡、文档分析、离开场域等方面的原则要领。侯老师表示,理论抽样应基于研究目的;与受访者对话时应选择其熟悉的语言,给予其充分平等对话的权力以保证访谈的自然情境;文档分析应多方取材,保证研究的可信度;离开场域时要公开正式,方便参试者了解。最后,侯老师总结了访谈前、中、后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及可能触及的“雷区”,强调应以真诚、直接、共情的方式理解研究参与者。

 

 

  张虹副教授以工作坊的形式带领参班教师一起学习了本土话语编码、程度/量级编码、情感编码、价值观编码、相对编码、评价编码、言语交流编码、整体编码等多种质性数据编码方式,逐一分析了每种编码方式适合的数据类型及操作步骤,并以真实数据为例,指导参班教师练习不同编码方式,掌握编码方法,深入体会如何从下至上抽取类属、归纳提炼。为保证研究的可信度,张老师建议参班教师通过多渠道收集数据、多人分析数据、研究参与者检验等方式对质性研究数据进行三角检证。

 

掌握写作要领,讲好研究故事

 

  为帮助参班教师了解质性研究论文写作过程、拓展写作思路,侯俊霞教授为参班教师梳理了质性研究论文的内容框架及各部分的写作要点,总结了质性研究论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其重点在于找到已有研究不足,从前至后贯穿主要研究发现,难点在于“讲好一个故事”。参班教师可通过理出一条主线、引入多方声音、借助理论支撑丰满故事讲述,同时应关注研究者个人经历、背景及身份认同对研究的影响。侯老师的讲座完整呈现了质性研究论文写作的全过程,提供了在论文中展示数据资料、表达多方声音、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为促进经验交流,本期研修班特别设计小组实践交流活动,鼓励参班教师交流互促、共研新知。湖北师范学院万丽老师、承德医学院胡静波老师、厦门理工学院黄利民老师和浙江师范大学胡萍萍老师分别代表小组展示了选题与访谈提纲设计成果。专家对各组设计进行了个性化点评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深化参班教师对质性研究的理解。

 

  为期两天的外语教学中的质性研究方法研修班至此落下帷幕。参班教师理解了质性研究范式,明晰了质性研究的内涵、特点与应用策略,掌握了选题、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理清了论文写作思路,提升了研究实践能力。希望老师们能怀着对质性研究的兴趣和信心,在质性研究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