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研究(直播课程)

2021.08.19 - 2021.09.20 线上

主讲专家: 王东风彭萍姚斌

价格:¥1080.0

 

我要报名1632153599000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翻译人才需求逐渐多样化,信息技术和语言智能的发展也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翻译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外语教师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丰富知识储备,更新教学理念,提升翻译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服务翻译人才培养。

  为推动高校英语翻译学科建设,助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世界公民意识的翻译人才,服务新形势下的国家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8月19—20日于线上举办“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研究”研修班。研修班特邀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彭萍教授和姚斌教授主讲,详细解读新时期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新要求,介绍英语翻译课程前沿教学理念与原则方法,分享翻译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经验,并指导教师追踪翻译研究热点话题、优化研究设计,帮助外语教师精进教学技能,提升科研能力,实现专业化成长,为培养新时代翻译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研修特色】

  • 理实结合,提升教学能力

本期研修将系统讲解口笔译教学理念、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口笔译课堂教学范例展示翻译课程教学设计路径,帮助参班教师深化理论学习的同时,推进实践应用,破除教学困惑。

  • 智慧分享,精进专业技能

本期研修将基于英汉/汉英口笔译实践,结合专家丰富实战经验,分享丰富翻译实践素材及翻译技能提升方法,帮助参班教师解决翻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升职业素养。

  • 教研相长,拓展研究思路

本期研修将带领参班教师追踪翻译研究领域热点话题,并结合具体案例讲授翻译研究设计方法,帮助教师找寻正确研究方向,拓宽研究领域,反哺教学,实现专业发展

 

 

【研修日程】

王东风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任南京大学教授、广州日报集团《广州英文 早报》副总编、华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山大学翻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山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应邀赴美国蒙特雷高级翻译学院讲学。学术领域曾先后担任中国英汉 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及副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 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比较文学会 翻译研究会副会长、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项目2项、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出版各类著作18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荣获 省社会科学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宋琪翻译研究纪念奖”两次。

彭萍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专用英语学院副院长,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研究、翻译学、商务英语、英语教学。已出版专著《翻译伦理学》、《本科翻译教学研究》等8部,出版译著《中国通史》(英译第六卷)等10部,在CSSCI等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各级科研及教学项目9项。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阅读(第二版)(上)》,主编《英汉笔译》、《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教程(第四级)》以及“我的心灵藏书馆英语文学名著导读注释丛书”,参编教材多部,参译词典多部。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译员,现兼任国家汉办译文评审专家、全国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孔学堂》杂志英文译审委员会委员、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理事、《英语文摘》顾问等。曾荣获北京外国语大学基础阶段教学“陈梅洁奖”(2013)、北京外国语大学突出成绩奖(2015)、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教学奖(2016)和北京外国语大学优秀科研奖(2016)。从教20余年,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的课程包括笔译、商务翻译、精读、写作、语法、文化与翻译、中外翻译简史、中西翻译理论导论等。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兼任《孔学堂》杂志英文译审委员会委员、全国商务英语翻译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国际中西文化比较协会理事、《英语文摘》顾问等。已出版专著《翻译伦理学》《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本科翻译教学研究》《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等7部,出版译著《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英译)《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英译)《中国通史(第六卷)》(英译)等10余部,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4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其他科研及教学项目8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阅读(上)》(第二版)和《商务英语阅读(下)》(第二版)及《英语笔译》《实用语篇翻译》等教材多部。

姚斌

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翻译家协会专家会员、中国翻译协会口译委员会及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翻译文化研究会理事,国家外文局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基地示范班特聘教师;口译教学中擅长方法创新,曾为外交部翻译司、中国政协外事局、农村农业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国投集团等政府机构和大型国企开展翻译培训;现任国际翻译学术期刊BABEL编委、《翻译界》杂志编委,发表口译教学与实践、口译史研究论文20余篇,主编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 #41;系列教材《会议口译》;曾为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译,担任数百场大型国际会议的口译工作。

多元探究 全能提升 ——记“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研究”研修班

 
 

  夏末秋初,清澄悠远。2021年 8月19—20日,外研社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研究研修班在线上举办。本期研修班特邀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彭萍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姚斌教授,通过理念阐释、方法指导、实践展示、交流问答,指导教师深化翻译教学理念,优化英语翻译教学设计,精进翻译实战技能,提升研究能力,实现专业化成长。

 

  本次研修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分社副社长冯涛主持开幕。翻译教学与研究是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新时期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和翻译教师素质都面临新挑战。希望参班教师在专家指导下,深刻理解教学理念,提高翻译教学、实践、研究的能力,促进综合发展。

 

有机融入,紧跟时代

 

  研修伊始,王东风教授从课程思政的大背景出发,指出专业与思政结合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效率所在。专业与思政的融合可以从教材、课堂、讲座与活动、研究四个不同路径开展,应融思政于教材,借教材讲思政,积极开发“专业+思政”专题讲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带有思政内涵的专业研究。王教授还以中山大学组织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翻译与传播”活动等为例,指出学生通过深入实践大幅提升思想教育和专业技能,成效良好。结合国内外最新形势,王教授再次强调当前为思政教育的大好时机,翻译教学更应顺势而为,切莫错过。

 

图片
图片

王东风教授

 

理念先行,译思结合

 

  彭萍教授首先就笔译教学的理念、原则与方法展开讨论。彭教授指出,理念是思想和看法,是理性化的看法和见解。笔译教学首先培养情怀,旨在“育人”;同时培养技能,即培养能够“自由行走于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匠人;更要基于现实,培养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特别培养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传播者。关于笔译教学的原则方法,彭教授表示可以将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有意识地选择适宜的材料,英汉互译应尽量同步教学;应重视语言对比,让学生找到规律,更好地应用技巧,中英文都能获得提升;除此之外,文体知识分析与翻译策略和原则归纳相结合、通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翻译材料的与时俱进、教材选取的科学性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彭教授特别强调老师应全程深度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和课堂展示,调动学生积极性,搭配回译练习,并思考如何将理念和原则贯穿于课堂教学。

 

图片
图片

彭萍教授

 

  姚斌教授基于丰富的教学经验,从翻译专业本科、翻译硕士专业、北外高级翻译学院的培养目标出发,明确了翻译在国家发展和国际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和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性。围绕翻译教学理念的变迁,姚教授介绍了译员养成、从“语言中心”演变到“学习中心”、从“外语培训”发展到“翻译教育”等重要背景。从口译教学迈向口译教育,如何对学习者开展“全人教育”并让口译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广大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姚教授还讨论了口译市场的需求变化、口译能力模型、专家能力发展、口译专家发展等热点问题及对教学的启示。遵循渐进式、系统化的教学原则,姚教授指出,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的口译教学重点应该覆盖语言、知识、口译技能、口译职业素养、思辨能力五个层面,并应系统学习口译职业伦理。在口译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技能训练、模拟会议、社会实践等常用方法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指导。

 

图片
图片

姚斌教授

 

实践至上,丰富探究

 

  课程设计应基于教学的理念与原则。彭萍教授以两学期的课程为例,从课程导入、翻译家故事、语言和文化、翻译策略融入语篇翻译等角度展示了课程设计。彭教授结合丰富的教学实例,强调教师应多方积累,多管齐下,重视教学这一本职工作的同时,从更丰富多元的角度,将教授的技巧运用于自身的翻译实践中。彭教授还强调,应让学生沉浸课堂,保持课堂气氛;除翻译专业书外,教师更应去阅读语言学、文体学、语用学、现代汉语等相关书籍,只有增加自身积累,才能更好服务于教学。

 

图片
图片

 

  姚斌教授则建议通过分项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口译综合能力。姚教授以视译课程、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口译职业与伦理四门课程为例,多角度集中讲解了课程设计与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常见问题,并分享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姚教授推荐以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工作三个步骤为核心,并针对每个步骤中教师应留心的环节进行了举例说明。对于众多老师提出的口译教学材料的选取问题,姚教授建议选择领域多、内容新并有针对性的材料用于教学,帮助学生积累不同领域的知识。除此之外,姚教授还强调口译教师应具备口译实践、教学、研究、技术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推进自身职业发展,积极拥抱并利用新技术,达到综合能力提升。

 

技能指导,精益求精

 

  结合文学、经济、科普、会议文件等类型丰富的选段,彭萍教授强调翻译首先应保留原文的意思、逻辑、文体风格,并依据实际情况改变语序。无论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误翻的重要原因之一都是未能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与逻辑。英文重形式,但中文的意境和逻辑较难在形式上体现,所以应基于语言差异进行合理的内容舍弃。彭教授最后强调,要扎实中英文水平,掌握足够的知识、同时具备责任心、并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意识,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

 

图片
图片

 

  姚斌教授从自身丰富深厚的口译实战经历讲起,为参班教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姚教授从译前准备、现场学习、会后总结三方面归纳了口译策略。译员应对背景信息、不同场合、人名及头衔等做到充分的译前沟通,也需加强对技术的了解和操作练习;姚教授还针对译员着装、守时原则、专有名词、情景意义、现场沟通、失误原因分析等做出详细解释。除此之外,老师也应从实战中反哺教学,指导学生保持常规技能训练,锻炼抗压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并能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前沿信息。

 

教研相长,碰撞思想

 

  王东风教授围绕翻译研究展开讨论。学术研究难走捷径,对于青年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知识积累,即先完善知识系统,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经过日积月累,厚积薄发,自然可以上手做科研。而研究热点的最初也是学者的创新,教师应有开创意识而非一味追求热点,从做学问中找到乐趣。王教授特别强调,研究设计和方法论具有多样性,独特的研究问题才应为核心,研究设计应服务于研究问题。翻译研究常跨学科,了解相邻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紧要,教师应注重积累语言学、文学理论、哲学、历史等更宽广领域的知识,避免无话可说的局面。王教授也与参班教师就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当前研究热点、论文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问答。王教授的分享高屋建瓴,激励老师对学问保持热爱,脚踏实地。

 

  在此次短暂而充实的线上研修中,参班教师认真聆听、积极参与,通过与专家的探讨交流,深化了对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的理解,提高了对翻译教育理念的认识,拓宽了英语翻译课程设计与教学思路,进一步为走进翻译研究夯实基础。外研社也将一如既往为高校外语教师提供全方位教学和学术服务资源,助力实现育人目标。

 

  通过今天的讲座,对于口笔译教学的理念原则及授课中的一些细节有了更深的思考和理解,专家们的治学态度,博学乐学值得我们学习。对于研究和教学,都需要耐力和毅力,不断提升,广泛读书,优化知识结构,找到有研究价值的研究目标,不断求索,终将有所收获。

——谢老师 南阳理工学院

 

  通过三位老师讲解,我开阔了视野,对翻译教学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王教授的思政融入翻译教学的思路让人眼前一亮,引起了我很多思考。彭教授的教学思想也印象深刻,信手拈来的典型例句积累、一例多用的方法特别值得借鉴。姚教授的口译教学自成体系,很棒!

——罗老师 嘉兴学院

 

  本次研修安排得井井有条,从口笔译的教学理念选择,再到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最后到技能的切实提升,都是干货满满。王东风教授从宏观上分析指导,彭萍教授和姚斌教授也都倾情讲授,特别感谢外研社的精心安排!下学期要讲授笔译实践,真是及时雨!

——刘老师 枣庄学院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