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
2019.08.03 - 2019.08.04 北京
主讲专家: 王立非、李琳、赵丹彤、卢珊、朱晓姝、温建平、庄恩平、胡淼、
价格:¥1600.0
2018年,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提高外语人才培养质量,《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标》)应运而生。《国标》对于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外,新时期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还需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等多方面需要。商务英语专业作为外语类专业之一,《国标》对于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也给出了重要指导。
在新的指导下,如何科学地设计商务英语课程,提高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果,成为许多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亟待解决的难题。课程从《国标》着手,讲授商英技能课、专业方向课教学设计、分享教学实践经验,并关注商英教师发展与人才评价两个维度,带领参班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关注人才评价,实现自身发展。主要板块包括:
1. 《国标》解读
2. 商务英语技能课程教学
4. 商务英语教师发展与人才评价
谋发展 促教学 育国才
——记“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
为推动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培养国际商务英语人才,2019年8月3-4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了“商务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研修班。本期研修班特邀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琳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赵丹彤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卢珊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朱晓姝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温建平教授、上海大学庄恩平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胡淼博士担任主讲专家,围绕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实践、人才测评等多元话题,与来自全国的近300位教师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发展之路、教学之法、育人之道。
研修现场
主动求变,以谋发展
研修期间,北京语言大学王立非教授从宏观角度分析形势,洞察机遇,围绕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师资建设,与参班教师共同探讨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全新路径。
专业建设
王立非教授指出,主动求变,对接国家和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培养对外开放所需的国际化外语产业人才是外语专业,特别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宗旨。王教授结合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规划,指出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贯彻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和模式,既要“顶天”——加大专业通识教育和思辨创新能力培养,也要“立地”——加强特色专业方向建设和创业就业能力培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王教授展示了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案例,深入分析了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求,为院校的专业建设进一步明确方向。
课程建设
王立非教授援引教育部提出的“金课”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指出商务英语“金课”建设应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四个特色”——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的完整性、复合性、实践性、人文性;坚持“四个覆盖”——教学内容覆盖语言、商务、跨文化、人文知识体系;坚持“六个标准”——课程思政性、能力导向性、思辨创新性、知识复合性、实践实务性、人文通识性。落实到实践层面,各院校应首先变革课程建设理念,改变用英语课程或商务课程办商务英语专业的传统思维;坚持多元化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和跨界视野;建立外语产业学院,促进产教融合。
师资建设
结合《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简称《国标》)及相关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文件,王立非教授建议,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兼备语言素养与商务核心素养,培养商务意识与商务思维,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商务知识,提升全英商务知识教学能力、实践教学能力、跨学科研究能力等商务能力,努力成为“三双型”商务英语教师,即双师型——教学型、实务型,双证型——教师证、技能证,双创型——创新型、创业型。同时,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着力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跨学科科研思维模式,实现以研促教。王立非教授鼓励参班教师可将经济话语作为科研重点,并推荐了一系列研究选题,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参考。
王立非教授
创新方法,以促教学
研修班特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琳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赵丹彤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卢珊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朱晓姝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温建平教授、上海大学庄恩平教授分别针对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以及跨文化商务沟通等课程的设计与实践与参班教师进行了交流探讨。
教学交流
李琳副教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展示了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李琳副教授指出,综合商务英语课程设计应紧扣《国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及合作精神(素质目标),扩充词汇语法,增加商务文化(知识目标),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能力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李琳副教授以《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第2单元为例,详细介绍了单元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资源,并鼓励参班教师补充最新的商务案例以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李琳副教授
赵丹彤博士提出综合商务英语课程应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导,采用混合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多媒体资源,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输入的有效性。此外,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增强语言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步提升商务素质与人文素养。基于这一理念,赵丹彤博士依托《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向参班教师展示了具体的课堂组织及教学实践,并介绍了group discussion、fast reading、drawing mind maps、case study、in-class debate等趣味性与有效性兼具的教学活动。
赵丹彤博士
卢珊副教授采用说课形式,以一堂生动的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为例,全面介绍了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及课后评价。卢珊副教授指出,课前准备教学资源的过程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分析学情,根据具体的学情制定个性化的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明确每一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及设计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开展角色扮演、模拟招聘、情境表演、产品发布会、模拟谈判等交际活动;“闪电”总结,给予学生快速、及时、频繁的反馈,强化学生学习效果。课后应采用诊断式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成就进行评价,对自身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完善课堂教学。
卢珊副教授
朱晓姝教授详细介绍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朱晓姝教授首先指出,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应帮助学生提高语用理解和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语言技能,掌握不同文体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过程写作法(Process Writing Approach),降低学生写作焦虑感,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全面评估、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写作能力。随后,朱晓姝教授结合《新标准商务英语写作教程》,为参班教师示范教学方法,指出商务写作沟通本质上是“话怎么说好”的问题。
朱晓姝教授
温建平教授明确了商务翻译课程的定位,指出面对时代的急速变化及人工智能的挑战,商务翻译教学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主要可从六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教学目标由“成才”转向“成人”;二、教学内容由单主线转向双主线,体现翻译与商务英语的结合;三、教学设计由结果导向转向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立足实践中的问题去探究发现;四、教学方法由“教师教,学生学”转向“教师,教学生学”;五、教学主体身份由“教师”转向“教练”;六、教学对象学习目标由“学会”转向“会学”,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温建平教授
庄恩平教授以案例形式深入分析了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指出其症结所在为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欠缺。商务英语教育应承担新使命,以跨文化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基于此,跨文化商务沟通课程应以培养全球视野、跨文化思维、解决现实问题的“Glocal”跨文化能力人才为目标;外语专业教师应秉承教研一体的理念,通过开展相关学科研究以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人才培养与时代需求对接。
庄恩平教授
教学展示
为了使全体参班教师深入交流,深刻理解教学理念和方法,本期研修班还特别组织了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展示环节。参班教师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基于《新标准商务英语综合教程1》进行集体备课与教学展示,与专家及不同院校的教师交流思想、分享经验。集体备课思想碰撞,小组展示百花齐放。
集体备课
教学展示
学测一体,以育国才
测评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检验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胡淼博士基于国家需求、企业需求、教学需求和个人发展四个维度,指出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应聚焦国际人才培养,而测评目标应与培养目标一致,实现学测一体,以测促学。基于这一理念,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推出国际人才英语考试(ETIC,简称国才考试),以“聚焦沟通,服务职场,立足应用”为理念,助力培养高阶国际化人才。胡淼博士详尽介绍了国才考试各个等级的考查重点以及相关资源,并建议参班教师以有效的测评为手段,提升学生的综合产出能力。
胡淼博士
本期研修班覆盖内容多元,为参班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参班教师在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互通有无,共同成长。我们期冀,老师们在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发展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不断推动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探寻有效的教学方法、培育优质的国际人才。
1. 《国标指导下的商英专业建设》讲座令人印象深刻,一方面对于商英的教师是鼓励,对于专业发展更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有紧迫感,如何适应新学科标准、如何体现学科特色,都要我们进一步反思。(3-26)
2. 对于《国标》解读的讲座从宏观的层面阐述了商务英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指明了商务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的路径。这次讲座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商务英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定位以及如何与其他学科进行互动。(5-30)
3. 充分了解到当前社会需求、时代需求下,对商务外语复合人才的需求缺口,而商务英语教学在这类人才培养中要真正起到需求落地、校企接轨的作用。(7-18)
4.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指导我们在专业建设上如何设置,以及各科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安排。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还是走英语专业老路,那么就失去了专业特色和建立专业的必要性。(5-22)
5. 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流程的衔接性、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活动的安排与设计上还不够系统,这是因为自己还比较缺乏理论素养,专家们的分享给了我很多具体的方向和一些改进自己教学的灵感。(5-4)
6. 了解了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对英语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双重要求有了清晰的认识。(3-30)
7. 教师要让课堂有魅力,一定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做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以学生为中心。(5-19)
8. 认识到教师在课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要能有效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并且要能结合当今的新知识、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8-10)
9. 从每个小组的备课汇报中,感受到了许多同行深厚的教学理念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大多都跳脱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体现了与时代接轨、与热议话题挂钩的商务内容。(3-7)
10. 对于专家提到的跨界学术理念非常认同,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都应该顺应科技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以研促学,不断鞭策自我成长。(10-28)
11. 感谢专家用案例阐述了跨文化商务沟通在商务英语专业里的作用和地位,打开了我对此学科的新视野,引起了我进一步研究的浓厚兴趣。(10-15)
12. 教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我,树立专业发展意识,而外研社每年的暑期研修班也为我们提供了不断自我反思、提高个人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宝贵资源(8-29)
13. 本来对跨文化交集很感兴趣,但是欠缺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学习,本次培训使我了解到该领域的重要性和广阔的发展前景。(9-29)
14. 首次接触到了“国才”考试,为学生能拿到与专业更加相关的认证提供了选择。(8-17)
15. 专家们反复提到“关联性”,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所讲授内容与学生生活、学习的关联性。(2-12)
16. 我厘清了语言与商务的关系,语言教学贯穿于商务课堂中,在商务知识的讲解中,使学生语言技能得到提高与训练。(8-10)
17. 教师不仅需要及时充电、巩固自己的语言能力,还要多学其他技能,否则在网络和AI的进一步发展下,很难立足。我感觉到危机感和压力很大,但这就是暑期培训的意义之一。(9-6)
18. 了解到了在课堂中如何真正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效率等,受益匪浅。(1-3)
19. 整体来说像是给我开了一扇门,了解了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和努力方向、领域。(2-25)
20. 小组备课、展示的活动很好,加深了老师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了解到不同老师的英语教学方法,交流了心得,启发了新的思路。(9-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