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GenAI赋能二语课堂前沿探索与实践(录播)

2025.11.01 - 2025.12.31 线上

主讲专家:Marta Antón杨鲁新秦丽莉

价格:¥1480.00

 

我要报名

社会文化理论作为二语课堂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新兴理论,其影响力逐年增加,尤其是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为满足广大教师探索学术前沿、提升人工智能背景下二语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的需求,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2025年10月25—26日吉首大学举办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GenAI赋能二语课堂前沿探索与实践研修班并进行线上同步直播。研修班特邀权威专家印第安纳大学Marta Antón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秦丽莉教授,结合翔实案例与丰富经验,系统讲解GenAI赋能的社会文化理论研究新范式及其在二语教学中的应用路径,分享二语研究论文选题、写作与发表策略,助力教师提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推动我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研修特色】

  • 权威引领,探索前沿
国内外语言教学与研究领域知名专家主讲,带领教师深入了解社会文化理论研究最新发展及实践应用。
  • 数智融合,开拓思路
结合前沿数智工具,分享GenAI赋能二语课堂教学与研究的实践路径,开拓二语教学与研究新思路。
  • 理实结合,精进教研
研修特设小组实践活动,教师将与专家和同行充分交流、深入研讨,促进学习成果转化,提升教研能力。

 

【研修日程】

 

【研修安排】

1. 研修时间:2025年10月25—26日

2. 研修形式:

· 线下研修: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外国语学院(逸夫楼)二层多功能厅
· 线上研修:腾讯会议(具体方式将于开班前5日内发送至报名预留邮箱)

3. 线下报到时间及地点:

· 报到时间:10月24日16:00—19:00;10月25日08:00—08:20
· 报到地点: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外国语学院(逸夫楼)一层

4. 研修费用:

· 线下研修:1880元/人(含授课、研修资料、教学组织管理、结业证书、教学场地等)
· 线上研修:1480元/人(含授课、研修资料、教学组织管理、结业证书、直播服务等)

5. 推荐酒店:

1)张家界国际大酒店(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三角坪巷145号)

· 大床/标准间,200元/晚/间(含早)

· 联系电话:18574409273(刘经理)

2)张家界韦斯特大酒店(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子午西路大庸桥公园北面)

· 大床/标准间,238元/晚/间(含早)

· 联系电话:13787978501(于经理)

3)桔子酒店(张家界吉首大学店)(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三角坪逸臣公园14号)

· 大床/标准间,约260元/晚/间(含早)

· 联系电话:0744-8878999

特别提醒:交通及住宿费用自理,请务必尽早自行预订;预订时说明参加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研修班,即可享受协议价,实际价格以预订当天价格为准。如房间已满,请自行预订其他酒店。

报名及缴费

1. 报名方式请登录“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https://heep.fltrp.com/teacher)注册、报名。

2. 缴费方式

1)支付宝/微信缴费请登录“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缴纳研修费用。

特别提示:如学校报销需要,可提前将公务卡绑定支付宝/微信,并选择公务卡支付。

2)对公账户汇款

收款人账户名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收款人账号:620660000020100

开户行名称:民生银行(北京)万柳支行

行号:305100001598

注:汇款时请备注“姓名+院校+社会文化理论研修费”,汇款后请将汇款凭证拍清晰完整照片,发送至邮箱training@fltrp.com

3)现场刷卡缴费:现场接受POS机刷卡(含公务卡)支付。

 

研修优惠

1. 合报优惠:

· 单人报名2期及以上秋季学期骨干研修班可享八五折优惠;
·
已付费参加外研社“社会文化理论”主题研修前两期(2023年10月、2024年12月)中的任一期,可享九折优惠。

2. 团报优惠:同一院校报名3人及以上可享八五6人及以上可享八折优惠。

3. 学生优惠: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可享线下1000元/人线上800元/人优惠。

4. 证书优惠:一年内获得外研社高校外语教师骨干班“优秀学员”荣誉称号,可享五折优惠。

* 以上优惠不叠加使用;请发送邮件或添加客服微信获取优惠缴费方式;报名后,请将优惠凭证照片/扫描件发至training@fltrp.com。

 

其他事宜

1. 研修发票:研修费电子发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开具,发票项目为“*非学历教育服务*培训费”研修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统一开具并发送至报名预留邮箱。请务必提前和学校财务确认报销要求,并于报名时准确填写发票抬头、纳税人识别号等信息。发票一经开具,无法修改。

2. 研修证书:凡报名并按时参加研修、完成研修活动及反思评价的学员,均可在研修结束后获得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签章的电子结业证书。

3. 邀请函:

1)研修开始前5个工作日内发送至报名预留邮箱(附于开班通知邮件内)

2)请登录“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研修网”,在本期研修班的“资源专区”下载。

 

联系咨询

  • 咨询邮箱:training@fltrp.com
  • 咨询电话:010-88819587/9033/9013
  • 咨询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

  • 微信公众号:

*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Marta Antón

Marta Antón is Professor Emerita of Spanish in the School of Liberal Arts at Indiana University-Indianapolis. She is editor-in-chief of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since 2018. She has conducted research on sociocultural approaches to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dynamic assessment, on health discourse, and Spanish sociolinguistics,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 of language contact. Publications include a book on language assessment (Arco Libros, 2013), a co-authored book on health discourse (John Benjamins, 2015), book chapters and articles in academic journals on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on assessment including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ociocultural Theory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2018),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panish Language Teaching (2018, 2022), The Handbook of Classroom Discourse and Interaction (2015),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Hispanic Applied Linguistics (2014),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anguage Testing (2012), etc.

杨鲁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大中小学外语教材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外语教材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课程与教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外语教师教育及学术读写能力发展。目前担任《英语学习》期刊主编、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编委、Assessing Writing、Language Awareness、TESOL Quarterly、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System、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等知名国际SSCI来源期刊审稿专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秦丽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语教育学院“云山杰出学者”,社会文化理论与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人才,市级“青年才俊”高端人才,校级教学名师。省级线上和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共3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全国“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二语习得社会文化理论概论》《二语习得“生态给养”理论概论》等学术著作,以及《“一带一路”国家跨文化商务交际教程》《国才英语教程(中级)》等教材多部。在Modern Language Journal、System、Language Learning &Technology、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外语》《现代外语》《外语界》《外语教育研究前沿》《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等国内外多个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80余篇。曾获国家级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3项。

 

SCT启思外语教育,中外论道共创学术新局

——记“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GenAI赋能二语课堂前沿探索与实践”研修班

 

10月25—26日,“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GenAI赋能二语课堂前沿探索与实践”研修班成功举办。研修班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印第安纳大学Marta Antón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秦丽莉教授主讲,来自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余位参班教师共研共进。

Marta Antón教授

杨鲁新教授

秦丽莉教授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肖宪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社会文化理论与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秦丽莉和外研社高英分社教师培训高级经理任丹妮致开幕辞。

 

肖宪平书记对与会专家和参班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勉励教师做“理论的践行者、技术的善用者、未来的贡献者”,在交流中激发灵感,在协作中汇聚智慧,希望研修班能推动构建“技术—理论—实践”三维联动的教学新生态,助力谱写外语教育的新篇章;秦丽莉教授回顾了“社会文化理论”系列研修班从“论道云端杏坛”到“AI赋能课堂”的创新历程,强调本次研修班接力学术、传承信念,聚焦社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开拓数智时代二语教学与研究的新思路;任丹妮代表外研社感谢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精心组织、主讲专家的拨冗指导和参班教师的积极参与,外研社始终密切关注外语教育前沿、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持续为教师搭建追踪前沿动态、促进交流研讨、创新教研发展的平台,积极推动中国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

肖宪平书记

任丹妮经理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修伟主持开幕式。

修伟副院长

 

 探本穷源  明体达用 

杨鲁新教授以“What is learning?”为引,深入剖析学习的社会性本质,进而阐释社会文化理论框架并追溯其思想根源。为帮助教师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杨教授详细讲解了“活动理论”“中介与调节学习”“最近发展区”“私语与内化语言”等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并结合经典案例,具象化理论内涵,同时展望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为教师的教学创新与学术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

 

秦丽莉教授通过对比社会文化理论与传统主流二语习得理论在哲学思想、核心要义及研究范式上的本质差异,点明其“个体认知” 到 “社会中的心智” 的范式转向,并进一步阐释了社会文化理论“调节”“内化”“最近发展区”“调节式帮助”四大核心基石及其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她结合国内外研究关键词图谱与典型案例,绘制前沿研究景观,呈现GenAI赋能视域下社会文化理论领域新探索,开拓学术研究新视角。

 

 技术赋能  教研互济 

为进一步助力教师开展外语教学研究,杨教授深入阐释了研究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比介绍了外语教学研究的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并结合具体案例,系统介绍了质性研究的定义、特点、适用场景、研究问题、研修对象、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详细展示了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质性研究的实施过程、数据解读方法及注意事项。杨教授鼓励教师运用社会文化理论深挖外语教学的本质规律,切实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Q方法是一套研究人类主体性的科学方法论,具有减少研究者偏误、提高数据可靠性、关注“发现”等优势,特别适合探索性研究。秦教授系统介绍了Q方法的定义、目的、用途与主要实施步骤,并结合研究案例,详细讲解了借助数据统计软件KADE进行从载入数据、计算相关性、因子提取、因子旋转、因子负荷到结果输出的操作流程和数据解读方法,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全新思路与实践参考。

 

 博观寰宇  琢文砺质 

Marta Antón教授从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主编视角出发,重点阐释了期刊筛选与评估机制,为研究者提供精准选刊指导。她认为,中国学者在社会文化理论领域的贡献突出,教师可进一步通过客座编辑特刊提升论文录用率与研究曝光度。她分享了期刊投审稿流程以及编辑视角下的审稿标准、常见拒稿原因和改进策略,强调“原创性、相关性、严谨性、连贯性、实用性”是学术发表的核心标准,为教师的研究工作与国际学术发表提供行动指南。

 

 智汇研讨  良策点睛 

为内化研修所学,参班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在广州华商学院杨舒涵老师、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任莉枫老师、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孙秀银老师、广州南方学院杨洁老师、陕西科技大学马悦老师等组长教师的带领下,结合专家讲授内容,围绕研究任务进行深入讨论。广州华商学院周薇老师、广州华立学院李兰蒙老师、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孙秀银老师、广州南方学院杨洁老师、内蒙古包头市第九十七中学温承志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对研讨成果进行汇报,展示了各小组的智慧结晶。杨教授和秦教授给予了针对性地点评,为完善研究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小组汇报代表

 

本次研修班通过专题讲座、小组研讨、互动交流等形式,为参班教师搭建了高质量的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教师进一步夯实社会文化理论基础、拓展国际视野、创新教育研究实践。期待各位老师将所学所获融入未来的教学与研究,共同推动社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

 

本次研修主题前沿、内容丰富,兼具实用性与启发性。报名仍在开放中,现在报名加入可享受一个月回放,欢迎更多老师报名学习!

本次教师研修如一场思想盛宴,专家的精深讲座令我受益匪浅。

秦教授的讲座将社会文化理论与GenAI深度融合,为我打开了教学创新的新思路。杨教授系统梳理了质性研究与社会文化理论的契合点……为我的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提供了清晰的方法论指引。Marta Antón教授关于国际期刊发表的指导高屋建瓴,从研究问题凝练、论文结构到与期刊编辑的有效沟通,策略务实,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开展学术对话、推动成果国际化的信心。在小组讨论中,我和本组老师通过交流研讨,研究思路得以优化。

此次研修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我将致力于将这些前沿理念转化为课堂中的创新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朱老师 长沙师范学院

 

……本次研修班对于拓宽我的研究视野有着很大帮助。

秦教授的讲解使我深刻意识到,在文化传播语境中,AI可以作为“文化中介者”,促进跨文化理解与语言习得的深度融合。杨教授与秦教授还分别就“质性研究路径”与“Q方法”展开深入讲解……这些方法为我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研究路径。Marta Antón教授从国际期刊审稿人的角度,剖析了GenAI背景下二语研究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策略,对于我日后的论文写作和投稿有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我将在后续研究中更多关注社会文化理论的实际应用,探索其在促进多元文化理解与传播能力发展方面的潜力。

——杜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

 

本次研修让我收获颇丰。首先,在杨老师和秦老师的引导下,我对社会文化理论有了系统性的初步认知,也深切感受到两位老师扎实的学术积淀与深厚的理论素养。

其次,杨老师的分享让我直观体会到质性分析的独特魅力,尤其是通过文献领读,让我对质性研究文献的阅读方法与核心要点有了豁然开朗的理解。同时我也清晰认识到自身理论功底薄弱、相关文献积累不足的短板。

最后,秦老师讲解的Q方法,为我开展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论支撑,拓宽了我的科研思路。

——付老师 湖北工程学院

 

杨老师和秦老师在社会文化理论领域有极高的学术造诣和影响力,她们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运用的讲解具有很好的普及和示范作用……我将把学习内容进一步消化吸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和科研中。

——刘老师 云南民族大学

 

专家们对社会文化理论的分享很专业、清晰,也激发了我对该领域的研究兴趣。我感到该理论不仅对二语习得有很强的指导性,对其他领域,如翻译可能也有适用性。本人来自中医药大学,社会文化理论对留学生学习中医语言是否有适用性,可以进一步思考,这也是对我最大的启发。后续我会加深对该理论的学习、理解和应用。

——苗老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