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社会系列讲习班——外国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
2018.07.19 - 2018.07.20 成都
主讲专家: 王守仁、石坚、吴笛、程朝翔、虞建华、杨金才、
价格:¥1500.0
【主要议题】
1. 外国文学批评思想
2.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3. 外国文学研究选题
论文学与社会之关系,探外国文学研究方法
2018年7月19—2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南京智慧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文学与社会系列讲习班——外国文学研究:思想与方法研修班”在成都成功举办。
本期研修班特别邀请南京大学王守仁教授、四川大学石坚教授、浙江大学吴笛教授、北京大学程朝翔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剑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虞建华教授、南京大学杨金才教授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建波教授八位专家,与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50余位高校教师围绕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探讨外国文学批评思想、外国文学研究方法、外国文学研究选题等内容,并通过分组讨论、大班分享等形式,深入交流外国文学研究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研修现场
开幕式由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段长城主持,段长城老师结合国家对教师发展的新期望和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介绍了外研社2018年暑期系列研修班的设计理念。王守仁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介绍了“文学与社会系列讲习班”的策划背景,以及本期研修班日程设计的过程,感谢各位主讲专家及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秘书长吕洪灵教授在筹备阶段对研修班的支持和精心准备,鼓励各位参班教师积极交流、相互启发,共同促进文学研究的发展。
王守仁教授致开幕词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长段长城
文学、社会相互作用,融会贯通推动创新
程朝翔教授以“21世纪语境下的‘政治正确’与批评方法:历史、政治、伦理、学术”为题,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盛行起来的语言、文化、政治概念之一—— “政治正确”。程教授通过在历史层面、语义层面对“政治正确”概念及范围的分析,探讨其揭示出历史、政治、伦理、学术批评中的诸多问题和趋势,从中窥见文学和文化批评在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从程教授对于政治正确、多元文化主义等内容的讲解中,参班教师逐步认识到语言对社会现实的改变施加的影响,对如何看待文学、社会及国家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程朝翔教授
王守仁教授讲座的题目是“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谈外国文学研究创新”。王教授指出做正确的事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需求分析。他结合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年度课题指南,强调外国文学工作者要增强政治意识,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关于如何正确地做事,王教授从文学研究中什么是theory讲起,强调要对理论融会贯通,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批评思想;从单一到跨界,融通中外,关注中国视域,实现研究创新。
王守仁教授
石坚教授以“文学:社会的良知与批判”为题,详细讲解了文学与社会及社会中个体的关系。石教授以“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引发参班教师对于文学及读者个体与文本之间情感互动的思考,并结合莎士比亚、乔叟、但丁等人的作品,分析了外国文学研究在历史维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与思考。石教授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文学批评的核心技能,同时强调了外国文学研究中还需增强跨学科知识结构储备。
石坚教授
把握文学发展趋势,掌握文学研究方法
吴笛教授以“外国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视野及文学法律批评”为题,详细讲述了在经济与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国际形势等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语境下,外国文学学科内涵的演变,以及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视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在学科语境转向跨学科语境的新模式下,生态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跨媒介批评等也就应运而生。吴笛教授还以 “文学法律批评”为例,通过厘清概念、明晰范畴等,阐释了文学法律批评作为跨学科研究所具有的特性和价值,并以具体文本为例向大家展示如何展开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
吴笛教授
张剑教授讲座的题目是“《中国十四行诗》的历史背景与战争再现:兼谈文学研究的社会历史方法”。张教授通过追溯中国抗日战时期的媒体报道、作者的日记等史料还原历史,对奥登的《中国十四行诗》中抽象的诗歌语言进行分析还原,发现这组诗歌作品不仅是对人类战争、和平的抽象思考,也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具象描写。通过结合社会历史的研究与详细的文本解读,更能够理解诗中的意象,并分析得出奥登对于中国抗日战争并非如西方很多评论家所认为的仅是一个中立观察者,而是有鲜明的立场。张教授的讲座详细示范了如何运用社会历史方法进行文学研究。
张剑教授
虞建华教授以“新历史主义与当代美国历史小说研究”为题,首先介绍了文学批评中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转向,然后详细讲解了以海登·怀特为代表的新历史主义基本概念,特别阐释了新历史的文本性与文本的历史性;接下来解释了什么是历史小说,阐述了历史小说的政治功能,并结合一些美国历史小说,解释了这些作品如何通过虚构的美学再现重写、补正或颠覆之前的叙事。小说的新历史主义解读,可以引向对作品“文外”的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更深刻的认识。
虞建华教授
杨金才教授以“当前外国文学研究的趋势与主要范式”为题,首先对新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包括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学、历史拟写与历史题材文学的复兴、科技文明反思与生态文学新走向、消费文化与都市文学创作等趋势,然后以美国文学研究为例介绍了主要研究范式。杨教授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文学研究内部出现了对传统经典的挑战,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种族批评研究的兴起深化了文学研究,随后出现的全球化视野观照、文学界面研究又产生了不同研究视角和方法。最后,杨教授就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为参班教师提出了具体建议,为老师们的文学研究拓展了新的思路。
杨金才教授
李建波教授在题为“外国文学批评的国别研究意义”的讲座中,从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国别与区域研究列为外语本科专业方向讲起,阐释了国别与区域研究在外语学科中的重要位置及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的必要性。随后李教授详细讲解了文学研究是国别研究的重要途径,并以王守仁教授的“莎士比亚何以成为英国最具代表性文化符号”一文为例,解释了文学研究与国别研究的结合。
李建波教授
19日晚,参班教师分组对自己在文学研究中的困惑进行探讨,八位专家走进各组,面对面为参班教师答疑解惑。20日上午,各组代表将每组的讨论成果在大班上进行汇报分享。
小组讨论与大班汇报
闭幕式上,张剑教授致闭幕辞,总结了各位专家讲解的重点,并希望此次研修班对各位参班教师的外国文学研究有所启发。
本次研修班汇集外国文学研究大家,共聚成都,围绕“外国文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进行深入探讨,涉及主题丰富深刻,方法具体实用,参班教师纷纷表示收获满满。相信参班教师们将加深对文学与社会的认识,在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文学研究能力,深化对现实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基于问题进行研究的意识!
了解了文学研究发展的新动态、新导向,这对我们中青年教师今后的科研选题十分重要。
这些讲座有理论梳理,有案例分析,有宏观式的回顾,也有研究动态的综述,开拓了中青年教师的研究视野。
能够在这两天时间里接触到这么多文学界的大咖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也是非常令人难忘的一段旅程。
相关推荐
2025.01.13 - 2025.01.21 线上
主讲专家: Christopher Jenks Ursula Brinkmann Corbalan Perez Steve Walsh Marjolein Cremer 孙有中 廖鸿婧 黄文红 秦硕谦
价格:¥3880.0
我要报名
2025.02.20 - 2025.02.22 北京市
主讲专家: Yrjo Engestrom Annalisa Sannino Katsuhiro Yamazumi 洪建中 杨鲁新 张莲 秦丽莉 魏戈
价格:¥1200.0
我要报名
2025.01.01 - 2025.12.31 线上
主讲专家: 许宏晨 陶衍 陈向明 魏戈 杨帆 张虹 邱瑾 李婧 袁睿 孙晓慧 张文娟
早鸟优惠:¥3999.0 原价:¥5020.0
优惠截止时间:2025-12-31 23:59:59
我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