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理念、方法与研究

2016.07.13 - 2016.07.16 北京昆泰嘉禾酒店

主讲专家: 周燕杨鲁新徐浩

价格:¥2500.0

 

我要报名1468684799000

教师课堂角色、外语学习规律

课程设计原则与方法、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听说读写教学活动:理念与实践

教学研究选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论文写作

周燕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师教育、外语教育及语言教学等。曾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北京市教委的科研项目有“全国高校英语师资培养模式研究”、“中国外语教育传统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理论——新中国外语人才培养实证研究”及“北京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等,曾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出版多部相关出版物。多次荣获个人优秀教学成果奖及优秀研究生论文指导奖。

杨鲁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第二语言教育哲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大中小学外语教材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活动理论在外语教育领域应用的推动者,多年来致力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外语教育改革与创新。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课程与教学、第二语言写作教学、外语教师教育及学术读写能力发展。

徐浩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副教授。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System、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Teacher Development、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现代外语》、《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教育》、《基础英语教育》审稿人,Springer 学术出版评审人,《英语学习(教师版)》主编。近三年发表论文17 篇,其中SSCI 论文3 篇、CSSCI 论文7 篇。作为负责人承担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课题。

Teaching for Learning

——记“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理念、方法与研究”研修班

年年盛夏花相似,待到研修别样红。一年一度的外研社暑期“全国高等学校外语学科中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又与您如约而至。首先在7月13-16日送来第一缕教研清风的是“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理念、方法与研究”研修班。


会场全景

研修班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主办,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周燕教授、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杨鲁新教授和徐浩副教授主讲,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位高校外语教师相聚北京,就外语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外语学习规律和策略、英语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听说读写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与实践,及教学研究选题、研究设计和论文写作等进行了学习与探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邵文杰处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邵文杰处长

(一)教师课堂角色:唤醒学生,解放自我

周燕教授从国家外语教育的目标入手,提出目标和要求真正得到落实需要一线老师提升个人素质,设计有效课堂,并通过语言示范、能力培养、学习评价、建立关系和形成氛围五个主要的课堂任务,开展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五项任务相互融合、互为前提,这也是周教授通过研究老一辈外语教育工作者育人方法和思想精髓后的重要发现。在授课中,周教授反复强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首先要有继承优良传统的责任担当,同时要有学科情怀和教育情怀。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仅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者、设计者,更是不可替代的对话者,是促进学生语言产出的“脚手架”。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内省,不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通过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情感互动,促使有效学习发生,唤醒学生,实现自我解放。


主讲专家周燕教授

(二)外语学习规律与策略:从“学语言”到“用语言学”

杨鲁新教授在“外语学习规律与策略”专题讲座中强调,语言是学习的途径,教师要完成从“学语言”到“用语言学”的观念转换。语言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知识的学习。同时,教师应该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自己的努力,因此,了解外语学习的规律是我们开展外语教学的起点。教师应提前做需求分析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灵活运用教材。在授课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知识的内化,培养学生的自信。要在language classroom基础之上建立content classroom。教师应从学习者的角度思考,以学习真正发生为目的,从语言、意义和使用三个层面设计相关教学活动。


主讲专家杨鲁新教授

(三)课程设计原则与方法:高于教材,活用教材

在“课程设计原则与方法”讲座中,周燕教授反复强调,教师视角要高于教材,在教材的基础上,用活教材。活动设计要与学生经历息息相关,并且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周燕教授聚焦课程的具体设计,指出外语教师首先应该理解语言在提升学习者社会交往能力中的作用,应将语言学习中的分项技能当作交流的手段,融合在一起。周教授指出,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应试、忽略思维训练和缺乏互动三种倾向,提出外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实现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目的,通过提问帮助学生获得Factual、Conceptual、Procedural和 Metacognitive四种不同知识。随后,周教授以《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系列活动,改变学生学习理念,帮助学生盘活语言知识,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促进认知发展,增强跨文化意识,达到心理成熟和全面发展的目的。周教授语重心长地叮嘱每位学员,应该把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作自己职业发展的源泉,做反思型的实践者。

(四)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系统分析,综合考虑

在“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授课模块,杨鲁新教授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为例,讲解了教师从拿到教材到完成课程设计应该思考的环节。杨教授提醒教师,要熟悉整套教材的编写理念,了解各册书之间的内在关系,清楚学生要达到的水平,按照实际课时多少分配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发挥主动性,调整顺序,让教材为已所用。她同时强调,教学设计要注意将学生思考过程挖掘出来,通过设计基于内容的任务,挑战学生认知,激发学生兴趣,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活动中,达到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估等目标,发现学生的Language gap,继而搭建支架,从认知、情感和心理三个维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杨老师提倡运用传统方法,夯实基础,注重积累。针对大学教师发展中缺少教研活动等问题,杨教授鼓励学员们自发组织学习共同体,带动各个院校建立以老带新的机制。

(五)读写教学设计与实践:读写融合,让学习真正发生

在“读写教学设计与实践”环节,杨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观察到的课堂教学问题,指出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八股、思想固化、效率低下等现象,引导学员思考学习是否真的发生。她提出,阅读与写作是交互活动。阅读活动的结果可以成为写作活动的输入内容,写作活动可以让学生去寻求更多的阅读资源。提高写作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提高阅读,反之亦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ACTIVE,即激活背景知识(Activate prior knowledge),培养词汇知识(Cultivate vocabulary),教授理解(Teach for comprehension),提高阅读速度(Increase reading rate),验证阅读策略(Verify reading strategies),评估进步(Evaluate progress)。杨老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向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员们拓展了读写结合教学设计的思路,从而将读写教学融合互动,让学习在课堂中真正发生。

(六)听说教学设计与实践:动态测试,关注成长

在“听说教学设计与实践”环节,徐浩老师首先通过区分“听”、“说”和“听说”三种活动目标的异同,指出目前外语教学中存在轻视文本分析、听说活动割裂、脱离实践等问题。他在分享三种活动可以采取的任务形式后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要为目标服务,并要有明确的评估反馈。应采用动态测量法(Dynamic Assessment)检验学生进步的快慢,使评分更具动态性,真正体现以评促学。徐老师建议大家重视对教材,特别是听力原文的分析,帮助学生分解输出任务,提供支架。听说教学要以提高学生语言学习效果和掌握语言学习策略为目标。尊重文本本身,利用好教材原有设计,在此基础上再做必要的调整。


主讲专家徐浩副教授

(七)教学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突破瓶颈,实现自我

徐老师以自己开展的一项阅读教学行动研究为案例,阐述了行动研究的特点、定义和意义,继而以一项口语教学行动研究为案例,介绍了行动研究方案的计划和实施以及报告撰写等。徐老师鼓励学员们开展行动研究从而改善教学,在研究中继续学习,克服职业倦怠。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数据收集意识,注意对教学过程及时反思。最后,徐老师强调,申请教学研究项目时,需要考虑清楚研究目的、参与者、研究方法、计划时间表、预期成果及成果使用方向等事项。徐浩老师在数据收集与分析环节重点介绍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对两种方法的定义、用途、构成和实施分别进行了介绍。

之后,杨鲁新教授用简单形象的图表展示了教学研究论文的基本框架,并指出文献阅读的关键在于分类。杨教授鼓励参班老师多做应用研究,改进教学,并提醒学员应首先明确研究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撰写研究预案后,再去收数据,解答已有问题。杨教授通过教师课堂纠错的研究案例,带领大家体验了教学研究的全过程。她以自己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实证文章为例,一步一步分析了论文写作的主要框架,鼓励外语教师走出去,用英文撰写教学研究论文,向国际学术期刊投稿,不断突破教研瓶颈,实现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

(八)教学任务方案设计与展示:协作创新,内化知识

四天来,学员们在做中学、探中学、思中学和合作中学习,通过讲座、小组活动、大班汇报、反思日志分享演示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四位老师分别代表各自小组进行了读写和听说教学任务方案汇报。不同的教育背景、区域背景、院校背景,为我们的分享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在传统和创新的撞击中迸发出更多思想的火花。大家回归文本,沉下心来,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性强的活动,摈弃不能让学习发生的伪活动,互相汲取优点,答疑解惑。学员们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和材料进行了解读,精彩纷呈,真正实现了在实践中不断内化已学知识。

学员讨论
 
学员们踊跃发言

学员们也在反思日志中表达了对研修班的深切感受。

3-24老师的model作用不仅仅是在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作为老师关注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还有生活方面的问题,做一个关心关怀学生的人,以dynamic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

1-16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天上午的小组教学活动展示与同行评议环节,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给了我们平台进行小组集体教研成果的展示,更领略了其他组老师对于同一篇文本的不同角度的解读和教学。另外,作为同行评议员之一的我,得以跳出教师主体,而作为一个客观的observer,对整体课堂设计进行教学和观摩,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同行评议教学的体验,实在宝贵,无比珍惜。

1-22今天的研修带给我的感受主要是启发、思考和自省,在各组汇报演示中,我除了对自己小组的“智慧结晶”进行了内化之外,也了解到了其他小组的思路和设计,在此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这对我今后的教学也会有很大的促进。

3-11只有教师有热情、坚守和责任担当,只有教师真正拥有学科情怀和外语情怀,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也才能真正地上好每一节课,进而赢得学生的真心欢喜和尊重。

2-9听说教学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最能培养老师的耐性。因为过程中可能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你就得不断地调整。因为当老师觉得自己教学没问题时,就是最大的问题。说明老师没有珍爱学生,对学生理解不够,所以发现不了问题。

1-12

从集体备课和大班汇报演示以及两位老师的点评中收获很大,得到了启发,发现自己以往教学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急需参考前人的一些经验以及创造性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课堂评价的目的应该是assessment for learning,而不是assessment of learning,教师应该“以评促教”。

3-24

老师的model作用不仅仅是在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作为老师关注到的不仅仅是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还有生活方面的问题,做一个关心关怀学生的人,以dynamic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

1-13

通过行动研究发现自己的课堂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改进课堂活动设计。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选材的重要性,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把学生带入课堂活动中,这也让我意识到分析学生的重要性,只有了解学生,才能选好材料,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活动。

1-23

通过两位老师的分享,我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更加清晰明确了,同时,也对过往的教学生涯做了反思,在教学的改革浪潮中,自己是否正确顺利地从传统的教学角色过渡到符合时代特色,顺应时代潮流,能收学生喜爱的教师角色。另外,对于教师这一职业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产生了更明确地职业认同感。

1-3

我了解到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传授角度的转变,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科情怀,还需要教育情怀;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实现从施教者到对治者的转化,从而真正实现和建立知识共同体,以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老师应该和学生平等相处,真正的平等不仅存于人格的平等,更在于让身心始终处于学习者的状态;教师应该通过唤醒学生的同时实现自我解放。

1-26

教师已经不再是一个只是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工具了,学生需要的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他们心心相通的朋友。老师的职业认同感决定了他们教什么,怎样教。作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不仅要有教育情怀也要有学科情怀。

1-21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不同层次的问题会给学生提供不同学习及认知发展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留意不同层次问题的设计以及将不同层次的问题与不同的英语基础学生相结合,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对整个课程设计有了更全面的,具体的了解比如关于知识目标的层面,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对目标的清晰理解有助于更加合理的设计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

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匹配,这样通常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教学互动也只能在低层面进行。

1-12

由教材出发转向从学生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的进程不应该是直线型的,而应该是有弹性化的,教师不嗯能够完全按照事先准备好的环节进行,而需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

1-16

能有机会参加外研社举办的本次骨干教师研修班,心中感激并珍惜,早早来到教室,并且坐到最前排,只为最近距离地悉心感受主讲专家的见解和风采,并做了满满的笔记,听到老师讲的精彩之处,不禁圈点勾画,心中雀跃着,想象着,如何能因地制宜地用到新的学期,自己的新学生之中,作为学生的一个英语学习的新的开始,也作为自己外语教学生涯中开启的新篇章。

4-15

由于从教多年,有的时候觉得对于教学有些麻木,缺少教学的激情。总觉得激情教学是年轻老师或刚入职老师的专利。但看到周燕老师那么充满激情地给老师们做讲座,感觉有些惭愧。在此后的教学中,还是要让自己归零,以一种年轻的心态、快乐的心情,充满激情地投入教学中。

1-18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真的是像“高校教师包教不包会”这句话所说,从今天的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作为高校英语老师要重新审视和重视的方面。思考教材册与册、单元与单元、课文与练习之间的横向与纵向练习。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任务的设计。

4-20

在与老师们的小组讨论中,不仅领略到了同行的风采,更是智慧火花的碰撞。在这个大讲堂中,演讲说课激情洋溢、奇思妙想、生动有效,既看到同行的不足,更反思自己教学的漏洞,取其精华之处,为己所用。已迫不及待要将这些优秀的宝贵之处用于自己未来的教学之中。

4-15

作为一个语言老师,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语言练习,保证语言能力不退化,甚至有不断的进步,这是非常必要的。教师的教学研讨的重要性,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亮点。我想自己在下学期要主动和教师互相听课,共同研究,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4

这两天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在很多时候停留在经验主义的层次,缺乏理性思考,需要多读书,多实践,多思考,使教学活动的设计更加合理,有逻辑性。并能通过科学的手段检验其效果,然后进一步完善。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良性的循环。

1-18

研修班结束后, 需要给自己时间思考,如何包教包会,如何让教学真正地发生,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收获knowledge,提升文学素养,感悟人生。

学习之后,确信要将行动和研究结合好,多读些支撑作用的理论书籍,真正达到以教促妍。

2-15

今天上午通过大班展示,我对读写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在此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通过专家的点评,我认识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在明确目的的情况下,在安排课堂活动内容,并且老师应当对课堂活动有宏观的把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尊重教材,尊重文本,尊重学情。

3-11

只有教师有热情,坚守和责任担当,只有教师真正拥有学科情怀和外语情怀,才能将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也才能真正地上好每一节课,进而赢得学生的真心欢喜和尊重。

2-9

听说教学行动研究设计与实施最能培养老师的耐性。因为过程中可能会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你就得不断地调整。因为当老师觉得自己教学没问题时,就是最大的问题。说明老师没有珍爱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和细致程度,对学生理解不够,所以发现不了问题。

1-16

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天上午的小组教学活动展示与同行评议环节,这一环节的设置,不仅给了我们平台进行小组集体教研成果的展示,更领略了其他组老师对于同一篇文本的不同角度的解读和教学。另外,作为同行评议员之一的我,得以跳出教师主体,而作为一个客观的observer,对整体课堂设计进行教学和观摩,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体验,同行评议教学的体验,实在宝贵,无比珍惜。

1-22

今天的研修带给我的感受主要是启发、思考和自省,在各组汇报演示中,我除了对自己小组的“智慧结晶”进行了内化之外,也了解到了其他小组的思路和设计,在此过程中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这对我今后的教学也会有很大的促进。

1-5

几位专家的讲座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却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互为补充。从教学理解、方法和研究三个相辅相成的方面,指导教师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正如英语教学在听、说、读、写四个方向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一样。   

相关推荐

X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