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秦颖,北京外国语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语言学。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结题2项;主持并完成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2部,教材2部。
秦颖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经验分享

Q:1.选题的来源

好的选题对项目申报而言十分关键。选题最好能体现学科研究的前瞻性、新颖性、实用性等方面的特点。回想起来,已获得的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好像在不经意间采取了三种不同的选题方法。

首先,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工作是发现研究问题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平时浏览文献往往不够系统,我强迫自己系统地整理某个研究专题文献的方法是撰写文献综述。撰写文献综述的目的并不是发表,归纳总结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多少创新性,却能够站在一定高度上审视已有的工作,通过全方位的思考,发现研究中缺失的环节,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有较好的把握。2017年获得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机器翻译的质量深度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就是通过这个途径获得的选题。当时,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针对机器翻译质量的评价研究却远滞后于机器翻译的研究,这成为进一步提升机器翻译质量的瓶颈问题。同时撰写的一篇评述论文也在投稿后被录用并获得了很高的引用率。

其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求也是选题的一种来源。陈国华老师教授语言学这门课,每学期都布置学生写论文。有的学生应付作业,把英文文章简单地翻译成中文,拼凑起来就提交了。陈老师曾让我做过一个小软件,可以检测学生的中文作业是否存在抄袭,但是该软件无法用于检测跨语言的翻译抄袭。因此,这个具体的应用需求给了我灵感。经过调研,我发现当时国内外针对跨语言剽窃的研究也是比较欠缺的,因此就成为了2010年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选题。项目研究了跨语言剽窃文本的语言特征,结合机器翻译技术实现了一款自动检测软件,给定一篇英文和一篇中文,系统自动高亮语义等价的内容,为人工判定提供基础。

还有一种选题的方法,就是对已有研究内容的深耕和延伸。当完成了“面向机器翻译的质量深度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这个课题后,我发现,不仅在机器翻译这个领域,其他人工智能系统所生成的语言都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而且不仅在语言质量方面有问题,更存在着不同层面的语言安全问题,涉及质量安全、技术安全、伦理安全和国家安全等不同层级。而这正是目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外学者都十分关注的热点。所以,在前期研究成果的支撑下,结合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家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提出了今年的社科项目选题“人工智能生成语言的安全问题研究”。基于已有成果积累的课题申报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申报成功的机会将更大一些。

以上三种选题方法并没有多少新意,可能大家都已经在用了。申请成功的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别用了不同选题的方法,回想起来挺有意思,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由于不同学科有各自的特点,选题自然也会有更多的方法。我的个人体会是,做个科研有心人,课题就会时不时地找上门来。

Q:2. 专家的意见

交叉学科相对容易找到新的研究切入点,这是优势。但是交叉学科的课题申报也有劣势,毕竟申报时只能放在最主要的一个学科门类下,而要让其中一个学科门类的评审专家很好地理解你的跨学科研究任务却并不那么容易。因此,课题申请书撰写完成后,要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审阅。不同学科专家的各种反馈意见代表了不同侧面的看法,对修改申请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里,我也再次感谢对我的申请书提出过宝贵建议的多位专家老师。

课题申报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自己的领域内长期积累。获得基金资助能激励和促进研究工作,暂时没有获得也要在研究兴趣上执着和坚守,如此,灵感的火花才会经常光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