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北京科技大学

王琰,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目前为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典籍翻译、翻译史、传统译论、中国形象、西方汉学、跨文化交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代物质文化典籍英译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军事典籍英译的诠释及其影响研究”,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0余篇。
王琰副教授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Q:1.项目概述

我于2021年成功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项目名称为“明代物质文化典籍英译研究”;课题围绕明代物质文化典籍的英译展开研究,以期掌握西方学界的相关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非常丰富,其遗存长期以来颇受世界关注,但主要以博物馆展品的静态形式呈现,其中丰富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并未获得足够的理解。即使是专注于相关研究的西方学者,也只有极少数能够深入其里,未能形成精细化、立体式研究中国物质文化的学术气候。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古代物质文化的相关典籍未能获得系统的翻译和深入的诠释,较之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史学典籍的翻译盛况,显得捉襟见肘。明代由于物质极大丰富,产生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物质文化典籍,达到了此类著述的高峰。这一时期的物质文化典籍也是目前西方专研中国物质文化的学者所关注的对象。因此,课题一方面通过系统研究明代物质文化典籍英译的整体情况,从而完善典籍英译研究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探求物质文化典籍跨文化语境构建的群簇文本翻译模式,开拓典籍英译的思路。

Q:2.选题

除了需要具备新颖性、时代性和现实性之外,我在选题上还有以下三点心得。

 

第一,选题需具有优势性。在确定选题时,我把物质文化与自身的典籍翻译优势结合起来,使得题目不仅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而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我一直以来主要从事典籍的英译研究工作,研究对象最初聚焦《论语》等思想哲学类典籍,后来延伸至文学类典籍。但由于相关研究不胜枚举,因此为了寻找学术创新点,我积极参加了跨学科、多主题的线上和线下讲座,在学术交流中极大拓宽了自己的研究视野。机缘巧合下,我对物质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这一话题与自己的研究专长结合起来,最终确定了这一选题。

 

第二,作学问切忌闭门造车。在物理学中有一个“熵”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其他学科,包括社会学科,指的是系统如果要发展,就必须与外界不断交换信息,固步自封只会将能量消耗殆尽。对于学术研究而言,正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每个人的知识是有限和片面的,只有通过不断交流,形成研究合力,才能不断创新,有所发展。研究如果涉及我们不熟悉的领域或话题时,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去阅读该领域现有的研究成果。这一方法对跨学科研究尤其适用。在选题过程中,我依托了博物馆学、考古学、中文、艺术等领域在物质文化和典籍方面的研究,并从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切入,极大提高了选题的质量和价值。

 

第三,广积粮——关注学界、社会新动向。在后疫情时代下,线上举办的各类学术讲座和会议对我们拓宽学术视野、了解学术前沿十分有益。

Q:3.申报书撰写

申报书不仅呈现了论证过程,也承载了沟通过程。一方面,申报书需要充分论证what、why和how等问题,说明选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证实研究的可行性。另一方面,申报书也是我们与评审专家的沟通材料,要使用有限的文字来完成。因此,它需要有理有据(前后呼应、环环相扣),清晰明了(不说废话,只讲精华)。这就要求我们在撰写申报书时厘清各部分的撰写要旨,大家可以参考相关攻略(如黄忠廉教授的《人文社科申报300问》或相关讲座)。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多多请教,根据他们的意见来进行修改。

Q:4.组队

好的研究团队相当于告诉评审专家We can do it。以本课题为例,团队成员不仅包括翻译和博物馆研究的青年学者,还包括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这样的团队构成无疑是课题成功开展的重要保证。

Q:5.课题开展中的心得

本课题目前主要开展了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文献上我的心得可以概括为梳、述和评三个字。先是梳,即梳理文献。由于前人的相关研究不多,所以在收集与课题相关的前沿文献时,我首先按图索骥,将物质文化的相关典籍罗列出来,筛选、确定相关领域的学者后,对他们的文献进行梳理。如果在某一领域已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就需要着重梳理出有哪些点是学界尚未关注到的,从而更加清晰地明确选题方向。

 

然后是述,即概述代表性文献的侧重对象和中心思想。最后是评,即对文献作出整体评价。对文献的梳、述、评就好比我们对买回来的东西分类处理一样。简单地罗列文献就如同把东西简单地放置,不仅杂乱无章,且不能发挥物品的价值,对文献的有效处理可以极大提升研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