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

东北师范大学

杨忠,1949年生,吉林永吉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吉林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曾任首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外语系主任、副校长。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全国教育规划基金项目1 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中国外语》、《外国语》、《现代外语》、《外语学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Australian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教材12部。其中《语言理论与应用》(二人合著)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英语语言学导论》获校哲学社会科学特等奖。获吉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5次,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指导博士生24名,已毕业15名,硕士毕业生160余名。曾获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吉林省师德先进个人、东北师范大学首批“研究生心中的好导师” 等称号。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杨忠教授谈课题申报

Q: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在哪里?

     时间是永恒的,但作为个人可利用的资源是很有限的。耗费有限的时间去做的事一定是有价值的。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真正懂得其价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和间接性,致使其价值不那么明显,甚至遭到质疑。曾有同事坦言问我:“写论文有什么用?费那么多时间写,即使发表了有多少人看?”。业外人士更不理解外语教师为什么还要做研究,能研究什么。

     这样的误解可能是因为人们只把自然现象视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探究物理世界的规律,人文社会科学探索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的规律。这三个世界中的现象都是人类的认知对象。人生活在三个世界之中,怎么能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不重要呢?没有《共产党宣言》传入,岂能推翻“三座大山”。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有改革开放。中国先哲们对于人文知识的价值早有论述。《大学》开篇就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要求我们执业不休,研究不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 授予学士学位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的初步能力”;授予硕士学位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授予博士学位者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社会需要学生具有研究能力,教师自然应具有指导学生研究的能力,具有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经验。从社会的视角来看,大学教师做学问是社会分工的一部份,是“人师”(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重要内涵之一。

     语言是多功能、多层级的符号系统,是社会的纽带,心灵的窗口。语言学是当代认知科学的组成部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有学者认为文学即人学。如此看来语言文学学科当然是研究社会世界、心理世界的重要学科。同时语言、文学又与教育紧密相关,担负着社会再生产的重任。我们外语工作者不应妄自菲薄,应明确我们的使命,激发研究动力,勇担研究任务。

Q:如何理解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选题基本要求: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

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选题基本要求是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行性。

科学性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究某一领域或现象的规律,发现并解决新问题。

创新性既有原始性的创新性,也有对原有研究成果的改进、完善,或者探讨新问题,尝试新方法。

实用性强调选题应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应用价值,或者对推进该学科发展有实际意义。

可行性指课题组有相应的前期研究积累;课题组有完成课题的能力和时间保证;具备完成课题的工作条件。

Q:课题论证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

课题论证是一种特殊的语篇,有其特殊目的和基本结构。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结果表明,语篇的最基本结构是背景、问题、解决和评价,其中问题及其解决是最核心的成分。课题论证撰写者就是要说服评审专家该项研究:有价值;有实际内容;有明确思路和适当的方法;课题组有前期积累和能力完成该项目。课题论证与论文的主要区别是没有研究结果,有难点、重点、主要观点。与论文相近的是有选题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和方法。我认为,课题论证中最重要的要素是问题和方法。

从科学的本质来看,任何研究都是问题驱动的。波普尔的科学证伪主义认为,科学的进展是原有理论被证伪新理论提出的过程。 “在波普尔看来,作为普遍陈述的理论命题虽然不能被经验证实,但却可以因为存在反例而被放弃即被证伪[……]科学的发展不再是知识数量的积累,而是对已经存在的科学理论的不断证伪和否定,从而不断推翻旧的理论,创立新的理论。”(杨寿堪等2003:107-108)

一篇有说服力的课题论证首先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是课题研究内容的亮点所在。专家在评审时很容易看出该课题要做什么,与前人的研究有什么联系,创新点何在。什么样的问题是有价值的问题?首先,提出的问题与文献综述内容密切相关。否则该课题研究就不可能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其次,问题的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或学科发展有促进作用。第三,所提出的问题在所限时间内及所具备的条件下能够解决。因此,问题的表述必须清晰准确,不能过于宽泛或狭窄。过宽则虚无缥缈,研究内容不具体。过窄则研究余地不够,内容展不开。

课题论证的另一要素是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宏观上,研究方法受学术思潮的影响,学科之间也相互借鉴,导致研究方法林林种种。就某一课题来说,研究方法的选择余地是有的。要综合考虑问题的性质、研究条件、研究者的基础等诸多因素选择最适当的研究方法。我个人不盲目推崇或鄙视某种方法,我注重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的匹配。研究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预示某种方法。反之,作者选择了某种方法,研究问题的表述必然与之相符。

 

Q:如何进行所选课题的学科定位和类型定位?

填写项目《申请书》一定要推敲所选课题的学科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决定该课题申请由哪个学科的专家来进行网上初评。需要提醒的是《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的学科分类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不完全对应。例如,在学科专业目录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内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二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有“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申报语言学类课题者需要仔细选择二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Q: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材料的填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材料包括《申请书》和《课题论证》活页。两个材料都有明确的填写注意事项,应仔细阅读。以下几点应特别注意:

1)标题有严格的字数限制,应反复推敲。网上评审专家每人要收到几十篇论证,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评审任务。他们通常要先看标题进行初步阅读。好的课题论证标题一下就吸引专家的注意。一般说来,好的标题一定概括了课题的研究对象及研究视角。例如,意义进化视角的英汉语法隐喻研究这个标题就明确了研究对象是语法隐喻,基本研究思路是从意义进化视角来观察分析。

2)主题词不超过三个,也必须精选,通常与标题紧密关联。主题词一定指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或方法。上例标题中就包含两个主题词:语法隐喻;意义进化。

3)《申请书》和《课题论证》的读者分属不同评审专家,前者的读者是会议评审专家,后者是网上初评专家。因此,两个材料中的前期相关成果相同,但写法又略有差异。在活页中,主持人相关成果及成员相关成果都不许出现作者姓名、出版社或期刊名称、发表或出版时间,而在《申请书》中这些信息需要填写。课题负责人与主要成员的前期相关成果应分别列出。

4)主要参考文献中不能列入课题负责人的前期相关成果,但可以列入成员的相关成果。

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中确需提到课题负责人的研究成果时,可以采取(XXX, 2001)标注方式。

5)《课题论证》活页严格限制在4000字,三个版面,申请人常常感到压缩篇幅很难。

我采取的办法是:1)调整字号,将前期相关成果及参考文献调为小5号字;2)调整版面,将负责人的相关成果和成员的成果分为两列,这样就节省了空间留给正文。

6)《课题论证》活页各部分占的篇幅应合理。选题、论证、研究基础所占的评分权重分别为352,那么4000字的分配也应与之相符,尽可能高效利用版面的有限空间。

Q:课题申报最重要的是什么?

      上文说到,课题申请书是一种特殊的语篇,有其独特的目的和基本结构。虽然篇幅不长,但写好确实不易,不需要字字玑珠,倒也须字斟句酌。三部分(尤其是前两部分)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紧密关联,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匹配。这就要求申请人至少具备两个条件:1)了解该课题所涉及的学科前沿,否则就难以发现有意义的问题;2)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这些都需要在研究实践中积累、磨练。俗话说,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积土为山,积水为渊,集腋成裘。课题申报每年都受理,日积月累,终会成功。

............................................................................................................................................

参考文献

杨寿堪等, 2003, 20世纪西方哲学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80,《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北京:外文出版社。

曾参,春秋/1999,大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