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柏成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章柏成教授课题申报经验分享
a:5:{i:1;a:4:{s:5:"ColID";s:1:"1";s:7:"Visible";s:1:"0";s:1:"Q";s:39:"请介绍一个已申请成功的课题";s:1:"A";s:157:"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大学生英语现在完成时习得研究:动态系统理论视角”获得立项。

";}i:2;a:4:{s:5:"ColID";s:1:"1";s:7:"Visible";s:1:"0";s:1:"Q";s:36:"本项目的选题由来是什么?";s:1:"A";s:2267:"

2011年春季学期修文秋芳教授开设的学位课程“二语习得理论研究”,其间,读了一些二语时体习得方面的研究文献,其中,关于二语时体的形式与意义习得的顺序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随即大量阅读了这方面的文献。经进一步的文献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一些局限:1)研究对象主要是本科阶段大学生及中学生,尚未针对研究生群体展开专题研究;2)研究方法大多在语料库中抽取不同专业层次大学生的共时或历时语料,而缺乏对同一个学生群体进行历时跟踪考察;3)研究发现不一致,存在矛盾和冲突,“突显度”和“形式优先”等假说的解释力及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检验;4)已有研究多为静态考察,少有对二语时体习得的动态理解。

在此基础上,我采用语料库方法,从形式和意义两个维度,对我国基础阶段大学生习得英语现在完成时的情况进行了考察,所获得的数据与国内已有研究发现不完全一致,使我陷入困惑之中。后来,我尝试借鉴学者们将动态系统理论引入二语习得与发展的研究成果(Larsen-Freeman 1997, 2002; de Bot, Lowie & Verspoor 2007; Ellis 2008; Larsen-Freeman & Cameron 2008),从动态系统视角思考和解读数据。两个月后,完成了“大学生英语现在完成时习得的语料库考察——检验“突显度”与“形式优先”假说的新证据”一文。

转眼到了2011年底,我开始申报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由于我在上面提到的那篇论文的选题、研究及写作过程中,对二语时体习得,特别是英语现在完成时习得的研究现状有了较好的把握,因此,就决定在此基础上申报课题,主要从动态系统理论视角考察中国大学生的英语现在完成时习得与发展情况,试图在共时、静态考察的基础上,重点对同一批大学生进行为期两年的历时、动态考察,希望从英语现在完成时习得的共时与历时特征,捕获我国大学生英语二语时体习得与发展的概貌。

";}i:3;a:4:{s:5:"ColID";s:1:"1";s:7:"Visible";s:1:"1";s:1:"Q";s:57:"您认为本课题能够获得立项的原因是什么?";s:1:"A";s:528:"

现在来看,这个选题的范围很小,仅仅关注了一个时体的习得,而且还不是多数时体习得研究普遍关注的时体形式。之所以能够立项,我个人推测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文献综述做得比较好,基于已有研究的局限,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第二,理论视角的选取有一些新意;第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明确、具体,可操作性较强;第四,在二语(时体)习得方面有一些前期研究成果。

";}i:4;a:4:{s:5:"ColID";s:1:"1";s:7:"Visible";s:1:"1";s:1:"Q";s:63:"您认为申报课题过程中大家容易忽略哪些因素?";s:1:"A";s:870:"

从我自己和不少同事过去申报课题的情况看,容易忽略的因素主要有:第一,选题的充分思考和论证;第二,研究团队的培育。

多数外语教师教学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平常忙于备课、上课,一旦课题申报任务来临,往往仓促上阵,在短时间内完成选题以及申报书的填写,缺乏结合自身兴趣、研究规划以及对选题指南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论证。

课题的申报和实施研究都需要一个团队,也就是课题组,但实际上,不少老师的课题组是在申报课题时才临时组建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团队。如此,团队成员的前期成果与所申报课题之间的关联性可能不强,支撑力度不够,难免使课题评审专家对课题组能否完成研究任务产生疑问。

";}i:5;a:4:{s:5:"ColID";s:1:"1";s:7:"Visible";s:1:"1";s:1:"Q";s:69:"您认为普通高校外语教师应如何为课题申报做准备?";s:1:"A";s:1680:"

在我看来,申报课题不是为申报而申报,而应该服务于个人的学术发展规划,因此,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计划、提前准备并逐步实施,将个人研究兴趣、特长以及自己的学术发展目标结合起来,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设计,并按计划实施。具体地说,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学术兴趣、研究特长,为自己的学术发展制订近期、中期甚至远期的规划和目标。

理论积累:学术研究需要有理论视角,因此,老师们首先需要对自己从事研究的学术领域的主要理论流派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理论流派或某个具体理论,深入研习其理论主张和主要理论模型,尽可能做到理解透彻,并尝试运用该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前期研究:根据自己的学术发展规划,对自己将要申报的课题进行设计,初步明确课题所涉及的领域和大致方向,然后,瞄准那个领域或方向,着手进行前期研究,写出一些小论文,力争发表。也就是说,申报课题的选题从平时写小论文时就开始了,因此,在平时的研究中,最好避免选题的随意性,体现选题的目的性和指向性,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将来申报课题时,成果就不会太分散,其支撑力度就比较好。

研究团队:从平时做小论文开始,多与研究领域和志趣相近的人沟通、交流,甚至开展合作研究,为培育将来申报课题的研究团队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