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强师,聚力发展,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
2025/01/22
1月20日,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的“外语教育研究新星培育”云共同体启动会在线举行,为期一年的共同体项目正式拉开帷幕。
精神引领,培育科研新星
“外语教育研究新星培育”云共同体是贯彻落实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强国根基”的前瞻性举措。该项目依托2009年以来多期共同体项目的成功经验,通过共同体建设和“传帮带”机制,针对性解决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活动和教学学术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助力其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成为“四有”好老师,为我国高等外语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培育新力量、创造新未来。
本项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担任总负责人,导师团队包括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教授、曲阜师范大学孔蕾教授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进林教授。首期项目共招募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53所院校的59名青年教师。未来一年,他们将在文秋芳教授领衔的导师团队指导下,聚焦外语教育研究,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提升专业素养,为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文秋芳教授
俞洪亮教授
张虹教授
孔蕾教授
江进林教授
师者担当,助力专业成长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常小玲在启动会上致辞。常副总编辑首先向成功入选共同体的成员表示祝贺,对文秋芳教授领衔的导师团队、助理老师及秘书团队为成员提供的支持和服务表示感谢。她详细介绍了“外语教育研究新星培育”云共同体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机制、效果保障和资源保障。外研社将一如既往为共同体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希望成员们充分利用外研社提供的优质平台和资源,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长远发展。
常小玲副总编辑
俞洪亮教授作了题为“高水平科研项目和成果与青年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专题报告。俞教授高度关注青年教师发展问题,深入剖析了青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强调发展性评价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就青年教师发展如何处理好几种关键关系、如何申报高水平项目与产出高质量成果给出切实建议。他鼓励青年教师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注重学习、探索与实践,做人品好、学术好的教师,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更精彩。
文秋芳教授以“2023—2024年国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概况和选题建议”为题作专题报告。文教授系统梳理了近两年国社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申请、评审和立项情况,结合具体案例,从多个维度比较和阐释了学位论文选题与科研项目选题的区别,并从项目申请人和评审专家的双重视角为青年教师的项目选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文教授还带领成员围绕研究伦理问题展开讨论。文教授阐述了研究伦理的定义、重要意义以及对外语教育研究伦理的思考,并重点介绍了本次共同体对研究伦理的具体要求,通过与成员签订合同,保障研究参与者的权益和共同体的平稳运行。文教授勉励成员们在共同体中互相支持、携手前行,克服学术道路上的困难,永葆学术青春和活力。
随后,张虹教授详细介绍了共同体第二次活动的研讨主题及各阶段的活动安排,为后续共同体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协作共进,共创学术未来
围绕“外语教育研究新星培育”云共同体的建设规划,全体成员分为5组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导师的带领下,各组成员结合共同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积极交流想法、分享感受。导师们针对成员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解答和具体建议。共同体成员们表示,为导师们的倾囊相授所感动,也为共同体的时代使命与远大目标所激励,一定会珍惜宝贵的学习成长机会,与各位老师共同成长进步。
共同体第一组
共同体第二组
共同体第三组
共同体第四组
共同体第五组
启动会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毕争老师主持。
毕争老师
木铎金声千古振,师者传道铸民魂。“外语教育研究新星培育”云共同体是外研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研形态、推动教师发展的前沿性、引领性学术项目,其理念与模式对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促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导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与协作下,“外语教育研究新星培育”云共体必将为外语教育研究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做出特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