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刚强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系创始系主任;现兼任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上海翻译》主编、曾担任第一、第二届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已出版专著五本,译作两部,教材两本;在《中国翻译》、《上海翻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现担当全国翻译专业一个系列(笔译)教材的总主编,其中含代表复旦翻译专业特色的五种教材,并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2004年获上海市育才奖;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复旦大学名师;2007年被复旦大学研究生群评选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十人之一);2009年所主持的“锐意进取,追求卓越——复旦大学本科翻译专业建设探索”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所主讲的“翻译理论与策略”被评为2010年上海高校精品课程;所主讲的“翻译研究导论”被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确定为重点建设课程;所主持完成的《论语》海外英译全译本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在2016年结项时获优秀等级。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教卫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创先争优”师德标兵。
主编访谈 | 专访《上海翻译》主编何刚强教授展开阅读全部

Q: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贵刊,包括主要栏目及办刊宗旨等?

很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场合与翻译研究界、翻译教育教学界的同仁进行交流。

 

《上海翻译》作为一份翻译研究的学术刊物,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在国内翻译研究界有相当的影响,也已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与北京的《中国翻译》相比,《上海翻译》更注重应用翻译研究。我们的前主编方梦之先生现为本刊的荣誉主编,是国内应用翻译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并在这个领域著述甚丰,是国内学界公认的巨擘。

 

我作为继任的主编,自2014年起,在坚守《上海翻译》办刊特色的基础上,对办刊的宗旨与栏目作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拓展。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办刊宗旨更加鲜明扼要,即 “探究译道、切磋译艺、聚焦应用、引领实践、倡导争鸣、助推教研、修辞立诚、广纳雅言”;

 

二、对栏目设置作了些补充与调整,更加贴近现实的需求。如原有理论研究栏目改为“理论思考”,每期均以精当的篇幅刊登三至四篇来稿,优先录用与应用翻译理论相关的、有独到见解的探赜文章; 并特别欢迎注重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的探索性文章;

 

又如增设或整合了“典籍译研”、“翻译技术(管理)”、“术语天地”等栏目,或聚焦中国典籍文献或作品的外译研究与评价,包括理念讨论与技术探究; 或对正在兴盛的翻译技术领域出现的新景观及时有所反映与思考;再如增强了 “教学园地”栏目,为广大一线的翻译教师提供一个教学创新、课程设置、教材研编(使用)等方面交流与切磋的平台。

 

同时,《上海翻译》原有 “应用探讨”栏目得到进一步巩固,作为本刊的主打栏目,每期一般至少要有四篇文章。另外,我们还视来稿的情形,不定时地灵活辟出诸如 “译史(海)钩沉”、 “专稿递送”、“新书述评”、“译家探究” 及“商榷争鸣”等栏目,以飨读者。

 

总之,《上海翻译》力争要以精当的理论为指引,刊出有质量、有见地的文章,推动我国的翻译研究与教学的健康发展。

 

以上是《上海翻译》的基本办刊思想及较为典型的做法。当然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实践的深入,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或现象出现,刊物需要随时有所回应。对某一特定时期的热点关注或倾向,可以组稿专题讨论。例如,我们在今年第二期就开辟了一个专题,组织一批稿件,集中反映来自MTI教学一线的真实声音,提出了一些一般文章不常见的、但却是实事求是的观点与看法,以期引起相关领导部门的重视。

因为《上海翻译》以应用翻译研究为侧重,当然对来稿的实践基础十分看重,对于一般的玄谈或过分抽象讨论问题的文章以及纯文学翻译研究文章不予录用,对于既有理论高度或深度,又脚踏实地(包括实证性很强)的文章很是青睐,对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综述性文章也会优先录用,因为这类文章对于应用翻译研究常常可以提供某种思维角度与大背景的参照。

 

《上海翻译》的稿源虽然丰富,但最缺的还是质量高的理论原创性较强的文章,理论联系实践、多年磨一剑的、有启发意义的教学改革的文章以及真正对实践有指导意义的有份量的应用翻译研究文章。

Q:论文发表是否会看作者的职称、学历、工作单位、以往发表的论文呢?

《上海翻译》认真秉承其一贯的录稿传统,即以质量为第一标准。至于来稿者的身份与职称等并不具有很大的权重,而且对年轻学者教师有水平有创意的来稿文章还特别重视,有时甚至给予优先刊出。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一批青年学者通过在《上海翻译》发文,逐渐成长成熟,现在他们之中有不少已是国内翻译研究界的翘首。总之,“尊重前辈,提携后学”,是《上海翻译》两条并行不悖的用稿原则。

Q: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贵刊的审稿制度及流程?

《上海翻译》目前已完全实行网上投稿系统(http://shjot.shu.edu.cn)处理来稿。投稿人可直接由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网站或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网站进入这个投稿系统。我们审稿的基本流程比较简单,即经过初审、二审、终审三个环节,最后定夺稿件的录用。初审与二审当然会淘汰大部分文章,进入终审,在淘汰少数文章后,将通过录用或拟录用的文章分为即用与备用两类,视栏目编排情况分期给以刊出。对一篇稿件的录用与否,我们持慎重态度。尤其碰到一些因知识面关系而难以决断的情况,编辑部会另请特邀专家评审。需要说明的是,列入备用的文章因为受时效性与栏目文章积压过多等因素制约,也不是最后一定都能刊出。一般而言,投稿三个月后未得到录用通知者,应被视为录用无望,作者可将文章他投。除一审后,作者直接收到退稿通知外,其余作者想知道自己的稿件处于何种地位,可在网上投稿系统查询,必要时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向编辑部问询。

 

这里提醒一下: 《上海翻译》不收取任何版面费。投稿者若遇到要收版面费之类的事,要警惕诈骗。

Q:《上海翻译》最欢迎什么样的稿件呢?

我接任《上海翻译》主编已有三年,我的一项主要工作是审阅稿件,今天我要借机与大家简单来谈一谈《上海翻译》最欢迎什么样的稿件。

 

第一,来稿确实是比较成熟的学术思考结晶,而不是明显带着功利色彩而写就的文字。判定一篇稿子是属于前者,还是属于后者,对我们常年接触来稿的人来说是不难的。前者思考较周密,谋篇较合理,不人云亦云,有自己主见,对自己所讨论的相关论题有比较多的了解(包括阅读面与材料积累),相关的文献资料翔实,所写的内容对业界同仁确有一定的启发或借鉴价值。换言之,稿件投来不是纯粹出于某种功利目的,而主要是出于学术兴趣;

 

第二,写作态度认真,也就是反映出作者的治学态度比较严谨。这种态度主要表现在文章引用的观点和例证等均出自有据,经得起核查,而不是二手引申或不负责任的道听途说,更不是自己的杜撰甚至是抄袭或剽窃。目前我所碰到的质量差的稿件的特征之一是: 东拼西凑,东拉西扯,看似洋洋洒洒,实际不知所云,让人摇头;

 

第三,行文妥帖,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有一定的可读性。可读性现在是普遍被人忽视的问题。中国人写文章的传统是要有一定的文采,落笔成文的东西与口述或口语是有区别的,文字表达不能太随意。一个人写文章展现的不仅是其学术水平如何,也展现其文字文化的修养程度,包括其是否腹有诗书。我国老一辈的翻译家和翻译研究学者大多是饱学之士,遍览群书,引经据典,下笔有神。我想只要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做学问,这种传统不仅不能丢,还应当发扬光大。“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句古训,对于写学术研究文章而言也是应当强调的。我作为主编,比较看重这一点,同等质量的文章,取舍时就要看文采如何;

 

第四,来稿的英文题目与英文摘要一定要事先下功夫琢磨。现在的翻译研究文章都是中文写成,根据发表要求,《上海翻译》要求必须附上英文的题目与中英文摘要(250字/词)。虽然这对外文教师是看似不太起眼的一件事,但却频频暴露出投稿人的短板。文章的英文题目在许多情形下并不能以机械或死译了事,而常常需要改写或重新拟定,英文的摘要更是如此,重写、改写或另起炉灶也是常态,从一个英文题目的构思,一篇英文摘要的遣词用句,很能看出投稿人的英文功力,乃至其做学问的潜力。遗憾的是,我们接到的来稿中,英文蹩脚,不忍卒读的也有相当的数量,其中还有一些竟是教授的来稿。一叶知秋,不起眼处露出泥足,不免让人唏嘘。